汪厚旬已从教30年,是保康县实验小学的副校长、保康县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享受襄阳市政府专项津贴和保康县政府专项津贴。多年来,她坚持“一颗爱心,放飞希望”的理念奉献在教育一线。她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编写了数十万字的校本教材;及时送先进教学理念到偏远乡镇,推动教育城乡交流。
教研路上探索不止
2014年8月,身为保康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的汪厚旬响应全县教师城乡交流号召,来到后坪小学交流,成为全县第一个主动申请到乡镇交流的校领导。
汪厚旬的到来,有力地推动了后坪小学“生本课堂改革”。当她看到该校限于条件,“文本拓展阅读”不能落实时,带领语文组教师对照12册书本,从“作者简介”“文本资料”“内容链接”“类文推荐”4方面收集整理资料。
4个月后,40万字的校本教材——《点燃心灯》面世,并与教材配套使用。与此同时,她又对该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提炼,带领教师对“三学小组”进行拓展,最终形成后坪小学“三三五”教学模式。至此,该校管理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汪厚旬的带动下,县城学校校领导、教师纷纷奔赴乡镇学校交流,城乡教育差距得以缩小,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汪厚旬在教学间隙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新教材教学培训等,领会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阅读教学中把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品味语言、领悟写法融为一体,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平等对话。
她重视教学反思,无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内容既包括自己每节课的得与失,也包括其他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她还把反思内容记录下来,如今已写出近40万字教学反思文字。
通过多年探索及实践,汪厚旬已形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独特教学风格。
引领教师共同成长
名师工作室成立9年以来,汪厚旬带领团队以教学研讨为主要方式,以读书活动为重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自主开展研究工作。
多年来,她带领团队走遍保康县每所乡镇小学,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主编了《三维阅读教材》等8本校本教材及教育丛书;开办了“汪厚旬工作室”网站,并设置《名师心得》《教学案例》《教育论坛》《师路心语》《周一在线》等栏目,供全县教师学习。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坚持做到“四带头”,即:带头讲示范课、探究课,带头进行课堂重建,带头搞课改培训,带头进行课改实验专题讲座。她先后指导朱宗云、张玉莲等近20名工作室成员,通过“听评课、互听互评、同课异构”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将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促进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在她的指导和带领下,十多位教师获得市级语文优质课奖,6名教师成长为市、县级名师。她执教的优质课、20余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60余篇论文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刊物上。她承担了“小语学法指导”“小学语文文本拓展阅读的有效性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并获奖。
如今,汪厚旬名师工作室已成为“襄阳市标杆名师工作室”“襄阳市优秀网络工作室”。
作为保康县实验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汪厚旬率先在全县推行“海量阅读”课题研究,率先参加各类“比教学”活动,率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率先进行课程体系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全校老师随时可以推门听她的课,随地可以和她进行课改研讨……目前,她正引领全校200多名教师奔跑在“一课讲十的名课堂创建”打造智慧教师的课题研究中。
不顾病痛坚守一线
2012年秋季,汪厚旬的孩子因病重在襄阳市区住院。汪厚旬一边要照顾病重的孩子,一边要坚持上课,那十多天,她每天早上5点多钟,从襄阳市区坐3个多小时的车赶回学校上课,下午孩子们放学后再乘车返回医院。
2015年3月,晚自习后回家的汪厚旬不慎摔倒,造成肋骨骨折。当时,医生要求她在家休息3个月,丈夫也劝她安心在家养病。
汪厚旬考虑到所带班级学生刚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担心因自己的中断,造成学生成绩集体下滑,在家仅休息9天后,她就不顾众人反对,绑着绷带出现在学校。当看着虚弱的汪厚旬被搀扶着走进教室时,孩子们哭成一片。
接下来的时间,对汪厚旬来说是煎熬:站起时,要靠双臂拼命撑起全身;坐下时,要把自己重重摔在椅子上;上下讲台,要撑着桌子,一节课下来全身是汗……
多年来的艰辛付出,让汪厚旬收获了全省荆楚好老师、省骨干教师、省级语文优质课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是襄阳市十佳师德楷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被湖北文理学院聘为一线授课专家;同年被省教育厅聘为一师一优课评委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