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保康 >  正文

共创绿色家园 缔造幸福生活

——全县2022年上半年美丽乡村综合试点建设现场观摩侧记

发布时间:2022-09-22    作者:杨韬 薛渊 张照    来源:保康融媒网

金秋时节,行走在保康大地,一面面主题鲜明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通组达户的道路宽敞洁净,热情高涨的村民在田野里干劲十足,一幅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9月20日至21日,在县委书记冯云波,县委副书记、县长杜云峰等领导带领下,参加全县上半年美丽乡村建设总结评比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动员会议的代表,走进全县11个乡镇的11个村,实地了解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给乡村带来的华丽蝶变。

环境整治 让乡村焕发新颜

青山环绕,溪水穿流。走进城关镇朱家厂村,随处可见村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和特色文化墙。

乡村振兴,环境是根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朱家厂村围绕“水”做文章,通过清理河道、兴修河堤、拦沙筑坝,改造水环境,建设水景观。同时,把农户庭院建设作为重点,拆除破旧猪圈、鸡圈、柴火棚,改造旱厕,硬化入户道路,刷白墙面,建成“小三园”67个。对公路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公路改线、刷黑,新砌挡墙、停车场和游步道,打造景观节点23处,绿化面积5850平方米,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整治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店垭镇白蜡村针对群众房前屋后猪栏鸡圈多、柴禾随意码、杂物到处放现象,发动群众开展“脏、乱、差”专项整治,拆除各类圈舍,集中还建3处集猪栏、杂物间、公厕于一体的工具房,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焕然一新。遵循群众意愿,在房前屋后栽种“葡萄、枣子、黄桃、李子、枇杷”等果树400多棵,小花园、小果园名副其实。

黄堡镇张弓村采取“群众参与共建、制度建立共管”的双重措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占地不征地、补偿不赔偿、奖补不包办”原则,突出群众主体,坚持“三步走”,即第一步拆五乱,第二步整环境,第三步美庭院,依山就势打造51户示范户和50户整治户特色庭院。村“两委”带领群众建立并完善“四员合一”制度、生活垃圾收费机制、庭院环境评比积分制等,确保既“共建”又“共管”。

过渡湾镇中厂村以“山水一色、‘康漾’中厂”为主题,以“四个健康”为载体,打造“康漾”村庄,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村庄环境整治中,拆除废弃猪圈、牛棚、鸡舍、旱厕,建廊亭、小径、绿道、小溪。整治后,蜿蜒的村道干净整洁,连片的鱼塘清澈明亮,彩色的墙画美轮美奂,错落的民居布局有致。打造健康环境,缔造健康生活。中厂村建成未病中心,接入互联网医院,常态健康监测,安装艾灸椅,免费发放控油控盐器具,安装净水器及灭蚊灯,构建“无蚊乡村”,立体化护航管理村民健康。“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厂干群合力共同绘就美丽乡村建设图景,在共同参与中共享美好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引领 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引领。

马良镇西坪村是早期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该村依托历史渊源,规划建设以“沧桑沮水、楚人故乡”为主题的楚源文化展览馆,充分发掘早期楚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底蕴。坚持把早期楚文化一线串珠,种在稻田里、绘在画卷里、藏在小屋里、砌在墙坎里、刻在骨子里。深挖本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文化振兴塑形铸魂。把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社会治理、清廉文化建设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廉广场、夜话广场、同心圆小院,乡村自然美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文化美。

既塑形,更铸魂。龙坪镇温坪村紧扣“大寨文化”主题,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新建、还建一批人文景观,高品质打造百步梯、温和台、印象馆等节点景观,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听党话、跟党走,辐射周边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内涵。村里组建红白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深入开展“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婆媳”评选活动,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载体形式,通过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成立环境整治、农事互助、邻里互助等服务队,进组入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歇马镇邹家老院依山傍水、绿荫葱茏、古树奇多、竹林耸翠。邹家院村着力打造“竹品牌”,充分挖掘象征高尚、谦逊、宽容、顽强、廉洁的“竹文化”,挖掘“竹精神”。以“竹”为介,启智润心,建立起邹家院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将“竹”文化与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文明新风培育有机融合,在全村范围内广泛开展文明宣讲、模范评选等活动。开展“创先争优”评比活动,评选出“四好家庭”20户、致富能手20名、乡村好人12人。通过文化浸润、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增强了百姓的创优意识,拉近了邻里距离,提升了干群向心力。文化铸魂,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通过打造“水”景观、发掘“竹”文化、呵护“树”生态,邹家院村绘就出一幅壮美的田园山水画,真正实现了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

产业支撑 为乡村振兴增强发展后劲

乡村振兴,富民是核心。走进后坪镇堰塘冲村烟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行行烟叶宽大肥实,长势喜人。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堰塘冲村结合本村自然资源,不断发掘潜力,积极谋划发展新方向。探索出以烟叶种植为主,药材、核桃种植为辅的产业结构。目前,全村发展烟叶产业1300亩,2021年产量达14万公斤,产值470万元,实现税收93万元,核桃产业面积达900亩,产值160万。农户利用新型烤烟房和烟叶立体育苗大棚,不仅减少劳力投入,还大幅提升烤烟时效和质量,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全县高山烟叶种植第一村。

走进两峪乡程歧村果蔬种植大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猕猴桃垂挂枝藤,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程歧村对村里有效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设计再激活。改扩建茶园100亩,扩大村集体经济;结合韩家河地势特点,探索发展猕猴桃100亩,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把荒废多年的水毁田改造成生态冷水鱼塘,荒废资源变废为宝;通过“党员引领+脱贫户参与”的模式,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立足休闲旅游康养定位,打造电力爱心超市,把程歧产品推进国电内部平台,带动特色产业销量,扩大程歧知名度。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2万元。

壮大特色产业,结出乡村振兴“致富果”。寺坪镇台子包村坚持集体带头发展致富产业,成立玲艳耀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0亩茶园、130亩核桃、300亩蔬菜,种植150亩艾草、黄精等中药材,带领全村480多户就近务工就业、入股分红,年发放劳务费用28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实现“空壳村”到“产业村”的华丽蝶变。

“共同缔造”最终目的是建设成果共享。马桥镇中坪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用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反哺农业农村,带领全村共同富裕。充分依托山林、水能、磷矿三大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党管企业,培植磷化公司、葛业公司、水电站、亿佳诚公司4个村办企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6亿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村里及时出台政策,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每年投入600多万元为村民购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也能享受退休福利,实现“老有所养”。投资近千万元建成全市首家村级医院,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实现“病有所医”。保留幼儿园至六年级的寄宿制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正在建设颐养中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人养老、就医,养老更有“温度”。通过共享发展成果,中坪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攀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一路议。浓郁淳朴的乡风,鲜花簇拥的庭院,农民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如画卷般呈现在观摩团成员眼前。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描绘出一幅幅现代农村的怡人画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