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荆山时评 >  正文

东湖评论:筑牢网络教育“防护网”,让青少年网民文明“冲浪”

发布时间:2023-07-18

近日,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将加快推动条例的立法进程。随着网络空间的“乱象”“歪风”“谣言”层出不穷,未成年人网上“冲浪”险象丛生,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任重而道远,因此,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已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5%,有38.3%的未成年网民遭遇过不良信息,31.9%的未成年网民沉迷于网络游戏。如今,青少年“触网”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他们生于数字化时代,网络在他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问题宜疏不宜堵,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将成为他们畅游网海的可靠“通行证”。

若要发挥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这把利刃,普及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认知,建立契合数字社会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引导大众积极帮助青少年认识、理解、判断和把握网络道德意识,让青少年建立起网络“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形成正向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还要引导社会科学合理地看待数字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发展权利的正面视角,在防范其因接触网络遭受负面影响的同时,又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带来的资源与发展机会,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人格素养及网络素养。

完善网络素养教育模式,可以以家校联合为抓手,肩负起未成年人网络教育职责,引导他们文明“冲浪”。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素养教育,组织开展以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防沉迷知识、网络相关法律知识为重点的学习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家庭监督也是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关键环节,父母言传身教,承担着第一导师、监督引导的作用,监护人不仅要实时了解关注孩子的网络世界,允许孩子有一定程度自主性的同时,还要适度干预不当上网行为,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多维度地介入,让未成年人有分辨网络是非曲直的能力,汲取积极正向的教育资源促进个人价值观建立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但无论是普及网络素养概念,还是完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想要肃清网络“乱像”,最终还得追本溯源,优化互联网平台营商环境。只有互联网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在吸引青少年用户方面所具有的引流优势、内容优势和社交优势,研制网络素养提升和干预技术及方法,推行青少年模式全覆盖,净化网络“浊气”,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是顺应数字社会公民素养的时代要求。在社会体系联合共治,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大前提下,

也呼吁广大青少年做文明网络空间的建设者,健康上网拒绝沉迷,让网络成为助益身心发展的良师益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雯(湖北宜昌)

责编:刘文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