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荆山时评 >  正文

【楚天评】东湖评论:多措并举打通农村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07-19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近日,湖北省在一季度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名。从秭归“三山三料”到鄂州“以奖代补”,再到咸宁“一坑两桶三上门”,湖北各地量体裁衣、真抓实干,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受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影响,农村垃圾分类仍面临处理技术单一、收集运输成本高、宣传教育不足等挑战,“垃圾围村”“垃圾填塘”“垃圾阻路”现象较为突出,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亟需打通。

因地制宜,促进精准分类。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各地垃圾成分构成迥异,譬如菜皮老叶,市区居民视为湿垃圾,而农民则将其当成“田中宝”。农村垃圾分类不能照搬城市,应对农村人居环境、文化习俗等进行深入调查,既从环保高度出发,又尊重农村传统习惯,实现“一村一策”。秭归结合农村高山、半高山、低山区位特点,探索出“三山三料”模式;浙江衢州在源头分类上推行“三次四分法”;江西靖安强化督查考评,建立四级监管考评机制。这些模式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就在于制定了契合当地实际的分类办法。同时对农村垃圾无差别收费方式进行改革,建议在家庭人均定额的基础上根据垃圾投放量和距离制定更加明细的垃圾收费标准,多排多收、远投少收,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精准治理。

意识先行,抓实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在“指尖”,提升文明在“心间”。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的建造者和受益者,其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和认识直接影响着农村颜值。要充分利用“熟人社会”这一条件,通过召开村落夜话、开展专题培训、走村入户宣教、制定村规民约、编排分类口诀等形式,增强村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认知和认同。要建立奖惩机制,让村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如借鉴“千万工程”中的垃圾分类积分制经验,对按规定完成垃圾分类的农户发放奖励积分,积累到一定分值可以换取农资、生活物品等,充分调动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变废为宝,推动回收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分类处理,有序归位,就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坚持“治用结合”,农村日常厨余垃圾可喂养鸡鸭等牲畜,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可通过沼气发酵,形成沼气用于发电,剩余固体沤成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比如秭归县郭家坝镇熊家岭村探索“枝枝草草进灶门变燃料、果皮厨余埋田间变肥料、纸壳瓶罐送回收变钞票”垃圾治理模式,鼓励村民利用废弃瓶罐、木料纸箱等见缝插绿、造景添彩,打造环保型美丽庭院,推动人居环境实现从“扫干净、收通和、码整齐”到“房前花果香、屋后树隐房、田间不撂荒”的跨越提升。

协同共治,实现多元参与。农村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户投、村收、镇转、县处理”等多环节多主体,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湖北正积极推动《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确保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调动企业积极性,通过“市场运作+适当补贴”,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管理与运营,研发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设立村庄保洁公益性岗位,建立“红黑榜”、监督反馈制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激发村民垃圾分类“内生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代荣(宜昌秭归)

责编:杨虹磊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