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荆山时评 >  正文

东湖评论: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3-10-1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亿万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学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着力构建小学课程思政教育策略体系,做到“育人载体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实践基地一体化”,积极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发挥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不断增强学校思想政治育人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拓宽阵地+整合资源”,在打造一体化育人载体上做文章。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课程育人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要紧紧围绕“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理念,以“课程+活动+资源”为载体,不断打造活力型、创新型思政课堂。围绕“思政课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思想,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思政课的活动型课堂,构建科学的、个性化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活动课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会学、乐学、学会,实现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自主成长+团队支撑”,在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上深发力。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用好“盐”,做鲜“汤”,靠的还是选好“厨师”。为了让所有任课教师都能挑起“思政担”,学校要着力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让“课程思政”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通过教师个体自主成长路径、学校整体推动发展路径、多方群体协作完善路径,力争建成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在建设一体化实践基地上求突破。探索“课堂+实践”“课堂+网络”的教学模式,实现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与校外育人资源的有机整合,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思政治课的实效性,提升小学生对党的二十大知识的获得感。例如,武汉经开区薛峰小学剪纸为媒忆党史,传承接代念党恩,学校用创作巨幅“党的二十大精神”剪纸作品为载体,创新了“学、绘、剪、讲”四位一体思政学习新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推动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搭建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社会实践舞台。武汉经开区沌口小学、武汉经开区奥林小学等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通过诗朗诵、情景剧、舞台剧等形式,将思政课更生动地教授给学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感受到“思政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灵魂工程,学校要全方位、多维度、创新性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融入课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虢碧莹(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