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湖北省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开宗明义,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铸魂强基选贤聚才,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人心谋干、人心思学,政策制定好了,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实事求是,本领恐慌是干部队伍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古来事业由人做,优秀的干部必定要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所以要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那就一定离不开能力的淬炼。向外求索,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湖北省曾用3年时间选派200名干部赴沪浙跟班学习,在对比中找差距、明方向、转作风;向内精进,以精心、精细、精准、精致的服务意识和治理水平,在推动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上聚焦聚力。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殷殷嘱托,犹在耳边。继2022年湖北人均GDP超山东后,两年后,全省人均GDP直追广东,这当然离不开湖北党员干部“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继往开来,借助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的考核指挥部,在“稳”的前提和基础上奋力求“进”,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更好结果。与之相反,干部出问题,其实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显性层面,1个留置对象后边有5个审查调查人员、8个陪护团队,再加上医护、后勤保障,人员数量接近20;潜性层面,培养1名科处级以上干部消耗的社会成本近似于1名飞行员。在消存量基础上,更要遏制腐败增量,构建能上能下的政治生态,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为改革者背书,打造“近悦远来、广聚英才”的人才洼地,让人才在湖北创业有平台、发展有机会、付出有回报。
《中庸》有言:“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从“三万活动”到“三乡工程”,从实施“十百千万”行动到开辟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建强“头雁”队伍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兴鄂的势头正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驻足楚都宜城,“六个一线”选任机制促进选人用人导向更显科学,公开招聘村 两委 后备力量常态化。漫步“华夏第一城池”,人才新政牵引襄阳形成“用一贤而群贤毕至”的局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创新生态,突出薪火相传,让各类人才的源头活水更充沛。
机遇千载难逢,保持人和岗位高度匹配,鼓励新老干部组成“帮扶组”,让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帮扶,让传、帮、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干部与支点建设双向奔赴。使命催人奋进,持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湖北“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六大行动”,凝心铸魂行动、对标争先行动、强基提能行动、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行动、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清廉湖北”建设行动。响鼓重锤,掷地有声,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凝心铸魂让广大干部接受思想的冲击,对标争先让广大干部受到触动和鞭策,从而形成更好地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奋进求进的良好局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志克(襄阳宜城市)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