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荆山时评 >  正文

东湖评论:惊蛰伊始万物生 春耘沃野待秋声

发布时间:2025-03-05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吹响一年一度开始春耕的号角。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们就很重视农业生产,《尚书》记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春雷响,万物生。惊蛰时节,万物生机盎然,大自然焕发新的活力,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丝丝力量汇聚,为农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油菜、棉花、茶叶等农作物也在湖北地区“风生水起”,更有香菇、木耳、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作物为农业产业发展增添斑斓色彩,春天明媚的阳光总是带来欣欣向荣的希望。近年来,湖北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发力,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水稻、油菜籽产量居全国前列,更有不少优势农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2022年我省茶叶出口量超2万吨,居全国前列,其中青砖茶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中亚和东欧。

3月油菜花开,“油菜花海美照”也在网上争相“绽放”。近年来,田间地头成为许多网友拍照打卡的必备选择,网上攻略写着,花田里自由的奔跑、田间小路上的蓦然回首、蓝天白云下的开怀大笑才是“抓拍”的最美照片,这样的自然、活泼、生动是“摆拍”所没有的。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周末“农家游”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大家繁忙工作之余的首选,网友纷纷为体验农家乐带来的欢愉和松弛点赞。湖北省具有“粮经并重、多元发展”的特点,既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又能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业,打好“农业+旅游”组合拳,推动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助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大规模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投入使用,无人驾驶农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作业、减少人力依赖;传感器实时监控作物生长、优化水肥管理;无人机群喷洒农药、实现万亩稻田病虫害统防统治……科技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转型。湖北省政府出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支持智能农机、无人机驾驶设备。武汉东西湖区智慧农场、潜江小龙虾产业智能化、襄阳智慧小麦示范区都是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优秀果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聚焦“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词吟唱在中国大地,“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声霹雳醒奢宠,几阵潇潇染紫红”,惊蛰时节万物萌发,我们对农业发展的美好希冀在这个春天延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佩云(保康县网信办)

责编:詹蔷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