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温暖而至。这不仅是全体女性专属的节日,更是我们向坚韧不拔、熠熠生辉的“她力量”致敬的时刻。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诚挚地向每一位女性致以深深的敬意与祝福。
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荆楚大地在数字浪潮的澎湃中,“数字木兰”们的身影正以独特方式重塑时代发展图景。从光谷科创走廊的量子实验室到汉绣非遗工坊的数字化展厅,从云平台上的女性创业者到智能工厂里的工业元宇宙架构师,新时代的湖北女性,正凭借智慧与勇气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由女性科学家领衔的脑机接口研发团队,不断突破人机交互的边界,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新路径;在东湖高新区里,90后女工程师设计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让传统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焕发出全新活力。这些科技玫瑰的绽放,源于数字化教育带来的平权机遇,据统计,2024年湖北省高校STEM专业女性占比已达47.6%,数字经济领域女性创业者三年增长182%。当5G网络覆盖荆楚村寨,大山深处的女性也能借助直播电商,将楚茶的芬芳飘向四海。数字技术正消弭传统性别分工的鸿沟,让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女性都能在创新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元宇宙展厅,年轻的女文物修复师通过AR技术,生动重现曾侯乙编钟的铸造工艺,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襄阳古城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中,女性技术团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将千年城墙的沧桑风貌永久留存。这种文化传承的创新,正是对“敢为人先”的楚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当00后汉绣传承人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数字藏品,在网络世界引发广泛关注;当女作家笔下对《楚辞》的全新解读在社交媒体引发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武汉“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女性技术团队开发的智能防汛系统,时刻守护着两江四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宜昌的智慧社区,基层女干部用区块链技术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这种治理智慧的升华,彰显着女性特有的共情力与系统思维。数据显示,在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中,女性参与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满意度就上升2.3个点。当孝感的女法官用AI辅助系统提升家事审判质效,当随州的女教师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社会治理的温度正在技术赋能中持续升温。
巾帼不让须眉。当数字长江的浪花涌向星辰大海,那奔涌的“她力量”里,既流淌着木兰从军时马蹄溅起的月光,也闪烁着元宇宙中代码编织的星河。这或许就是新时代最动人的楚辞——用0与1写就的巾帼传奇。相信在“她力量”的照耀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书写荆楚大地更加辉煌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韩玲(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