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闭幕,湖北选手摘金揽银实现历史性突破,曹博获得电子技术赛项金牌、贾京获得家具制作赛项银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湖北增添了光彩。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位。此次大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中国技能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崭露头角,也为中国技能教育和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技能人才的崛起,从量变到质变。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22岁的曹博成为湖北选手首次夺金的骄傲,助力中国代表团实现该项目金牌的“三连冠”。从学生到教师,他对技能的热爱与追求始终引领着他前行。他坚守初心,拒绝了高薪邀请,毅然选择在母校继续提升自己的技能,展现了对职业的热爱和执着。
与此同时,“00后”贾京在家具制作项目中斩获银牌,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造了新的辉煌。他受到父亲木匠职业的影响,从小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曾在选拔赛中获全国冠军。备赛期间,他努力克服压力,精准改进技术,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这两位年轻选手的卓越表现,不仅展示了个人才华,更彰显了中国在技能领域的不断进步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一进步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细心的培养。
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步向职业教育倾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为技能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种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更体现在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上。这次大赛成绩表明,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能培训的普及,中国的技能人才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逐渐具备了与国际顶尖水平抗衡的实力。
坚持和创新助力成功。在激烈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不仅展示了扎实的基础技能,更表现出了灵活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多年的坚持和实践。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背后,都有多年的辛勤付出和不断探索。坚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选手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验证,掌握了娴熟的技能,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仅有坚持还远远不够,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在比赛中,选手不仅遵循基本的技能操作规范,还通过创新和改进,提高了技能的效率和效果。这种创新能力的背后,是对新技术的敏锐感知和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
职业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路径,更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中国技能选手在世界级较量中奋勇争先的底气,来源于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艺技艺的日益精进。正如曹博和贾京说的一样“比赛考验重重,但我们身后,站着强大的中国!”在现代经济中,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体现在传统制造业中,更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中。因此,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职业教育,《决定》中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激励和支持。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于技能学习。企业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设立技能竞赛、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给予技能人才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媒体宣传、榜样激励等方式,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另外,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技能教育的国际化。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训方法,提高国内技能教育的水平。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的佳绩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技能人才的实力,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借此机会,继续关注和支持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技能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中国职业教育创造新的辉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