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荆山时评 >  正文

东湖评论: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支点建设

发布时间:2025-03-19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优化营商环境。3月10日,武汉市发布《武汉市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部署多项实打实的硬招,为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发展壮大注入澎湃动力,为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面对当前湖北全省支点建设的新任务,面向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新目标,武汉发布《行动方案》,就是要在流程再造上再下实功夫,在治理藩篱上再啃硬骨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湖北支点建设的“撬动点”,成为加速发展的“先手棋”。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准入壁垒,正在被逐步破除。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国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任务都不断出现民营企业的身影。在浙江,一个国家级的海洋风电高端制造业集群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民营资本占股比例合计达到了8%。在湖北,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科技,成为省内唯一参与国产大飞机研制的民营企业。鼓励更多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将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战斗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行动方案》也从便利市场准入准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入手,持续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靠前服务不是简单的“送政策上门”,而是要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定期走访企业,倾听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清单,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也要注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尤其是要加大对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行动方案》指出的强化科创金融服务、打造“科创点金汇”等投融资品牌,正是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融资支持。此外,支持企业健康成长,政府还要牵好线、搭把手。疫情恢复以来,各地一把手领导频繁率团出访,把地方投资优势传递出去。今年以来,武昌也多次奔赴广东深圳开展“双碳”产业招商活动,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政府部门只有靠前一步,想多一层,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企业才能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

法治本身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在法治环境下,才能形成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让市场主体在规则明确的框架内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审慎稳妥处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这正是用法治力量为企业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武昌积极响应,以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为牵引,集聚普法、法援、调解、律师、复议、公证6大司法行政职能,为辖区企业提供“套餐式”法律服务,精心打造“流动的司法局”,切实解决企业法律难题。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减少对企业的随意干预,确保执法公平公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法治的保障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从政策制定到执行落实,从政务服务到法治保障,从市场准入到公平竞争,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武汉市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痛点难点,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展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诚意,也必将进一步释放武汉营商环境活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伟聪(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武昌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王舒娴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