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乡保康有许多美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家常菜”。我不是美食家,且挑食,对于鸡鸭鱼肉兴味索然,倒是偏爱家乡的家常菜,它有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亲切的味道,它能唤起我对家的思念,那种温馨,是人间最质朴的烟火气。每一盘菜肴,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关怀,最抚凡人心,是任何酒店餐厅的美味都无法替代的。
常使我流连的是不为人熟知的一道菜:野蒜薹炒腊肉。腊肉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家乡特产,但许多人对野蒜却是知之甚少。最早记录吃野蒜薹的,见于白居易在下邽丁忧期间所作的“望黍作冬酒,留薤为春菜”。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乡的老人总是把野蒜称之为“野韭菜”,其实它们除了外观都是青绿色以外,其他着实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它叶片青绿像韭菜又像葱还像大蒜,既有葱的味道又有大蒜的味道,这种植物就是野蒜,学名薤白,别名根蒜、山蒜、野葱、菜芝、小根菜、细韭、山野蒜。野蒜多生长于山坡、丘陵、山谷、干草地、荒地、林缘、田边、地头。是自然野生并且成片生长,喜形成优势小群,耐旱、耐瘠、耐低温、适应性很强,在我们老家,每年寒冬过后的春天3到4月份,就会长出一片一片、一簇一簇青绿的野蒜,长长的叶,叶圆形,根似小蒜骨朵,白白的小球粒,它的外表整体上跟蒜更为相似,闻起来还有一些刺激性的气味,这便是采挖野蒜的最佳季节。
荷一小锄,携一竹筐,春风十里,绿意盎然,踏春而行,感受大自然的呼吸,沐浴春日暖阳,采挖野蒜,当是人生一件乐事。回家将采挖的野蒜择去枯黄的老叶,洗净备用。将腌制的腊肉洗净,泡水一小时后,入锅煮1小时即可,出锅放凉切片备用。将新鲜野大蒜切段,小葱切段,姜切片,大蒜拍碎,鲜红辣椒切段,干辣椒切段备用。锅上火,淋入花生油,放入小葱段、姜片、干辣椒段、拍蒜、红辣椒段炒香,再下入切片备用的腊肉片煸炒出油、出香味,调入房县黄酒、白糖、无碘盐、酱油、十三香、胡椒粉、鸡精粉等调味,翻炒入味,然后再下入野䔝蒜段,大火快速翻炒,迅速锁住食材的水分和营养,使菜肴更加鲜嫩可口,至蔫入味,出锅淋入小磨香油盛盘即可。
品尝野蒜炒腊肉,野蒜味道浓郁、淳朴,香气独特,腊肉味道鲜香醇厚,肉质紧致筋道,色泽诱人,咀嚼间,先有微微的甜味后有辛辣的味道,淡淡的蒜香逐渐释放,蒜香与肉香完美平衡,一缕缕野蒜的清香和腊肉的肉香相互交融,在口腔中散开,味香辛辣的野蒜原味,再配合这股味道吃上一口米饭,清香的味道回味在唇齿间,萦绕鼻尖,清爽解腻,撞击着你的味蕾,让你唇齿留香,酣畅淋漓的快感,为味蕾带来丰富而美妙的享受,让你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带来无尽回味,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透着几分田野的味道,这味道就是故乡的乡愁。
野蒜这种食材,并不是只能做这一道菜肴的,野蒜猪肉水饺、野蒜炒五花肉、野蒜鸡蛋饼,都常在我们农家人桌上露脸。采挖的新鲜野蒜择净、清洗、晾干水分后,放入陶坛,一层野蒜表面均匀投洒些许食盐压实再放一层野蒜,往复直至陶坛装满,用塑料袋封口,放置阴凉处,半个月后取出,再炒出的野蒜腊肉,滋味酸爽,蒜香浓郁。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肴,往往不需要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有人说厨师的最高境界是用天然的食材做出食材的原汁原味,而我们的家常菜就能吃到食材的原汁原味,不像饭店的饭菜,各色调料和科技狠活把菜的本质遮掩。对于生长在城市的食客,也许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认为乡土风味的农家菜不入流,上不了台面,所以你的最爱,在别人眼里并不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每个地域有每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只有你生长的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食物才是最适应你的,是人间最美的烟火色,是热气腾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