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黄堡有个耿家湾/邓庆林(图文)

发布时间:2016-12-13    作者:邓庆林    来源:保康微信平台

现在给大家伙介绍一个类似江南的小小村庄,她叫耿家湾,在这样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里,孕育着五百多口乡亲们。

听老辈儿们讲,最先有一家姓耿的人家,有俩兄弟,大的叫耿龙,小的叫耿虎,就住在现在的令家老屋场里,他们对面相隔大概三百米有一颗白果树,树下有一个很大的院落,以前是南漳—川山—秭归的茶马古道,就是当时最好的记忆了,话说当时的耿氏兄弟二人非常彪悍,以打劫这条道上的商人为生,在一天夜里,被不知名的壮士砍杀在家中,由此,这个小村子就在耿氏兄弟最红火的时候就叫耿家湾了。

记忆里的耿家湾是有一百二十多户,均匀的分布在山间地头,山上都长着可以栽培香菌、木耳的花梨木和青杆梨,四面被几座大山包包围着,气候非常温暖,雨后或者是很早的清晨,有白色的云雾从梅家河串进来,是一幅海市蛰楼的景观,白洁的雾带象一条条柔顺的丝带,顺着山体的棱角环绕在腰间,象一位位臂搭丝巾的仙女飘向人间,那场面是大城市永远都无法见到的画卷。

旧的村委会是坐落在一大片梯田间的大平䕋,有双代店、药铺、小学,我们读书的时候学校从一到五年级都有,大概有七八十个学生,学生都是大孩子,因为山里的孩子穷,上学都比较晚,记得我读六年级的时候,每次都是肩挑背驼着老妈或者是姐帮忙炒好的菜和馍馍走到我表哥家,跟他一起,再穿过十里路的耿家湾,走过五里路的刘家湾,才来到朝阳观小学。那时候这里是我们乡的中心小学,在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了,你想想:背着家人准备的苞谷碜还有膜和菜,出发大约要走3里路才上到茶马古道的其中一站,汪家垭子,然后顺着这条古道,一直往前走,沿途要经过:梦䕋、白果树、东站、长岭垭子。其中白果树是最远久的历史了,站在襄阳的第一高山——-聚龙山上,就可以看到这颗参天大树,古时候有骡马经过的时候,要在此打尖歇脚,就把牲口拴在树上的铁链上,随着年代的轮回,铁链已经全部长进了树里面,听老爸们说,他们还见过链子的一点点,现在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了,并且还非常旺盛,再就是东站了,传说以前非常兴旺,有供商人吃住的地方,不过现在马上要变成我们合并后的村委会了,

山里有很多奇花异木,著名的兰花“剑金兰”就是在团包山上找到的,柏家坡有很多天生的香樟树、腊梅、桂树,这些我们本地人不怎么重视它,只会关注一种树——花栎树,这种树在我们村分布很广,基本上五六年就可以砍一茬,碗口粗的树干砍回来,再把它锯成一米多长的段木,粗的栽培香菇,细一点的栽培木耳,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一些,一年的家庭开支全靠它了。

就在我们村最高的山顶,还有一池汪水,那个地方叫天池垭,不管什么时候它都不会干枯,水的面积大概在一百五十个平方吧,问它有多深?谁也不知道,早些年,有几个闲人,砍了几捆竹子,扛上去,一根一根的接起来,全部接完了,还是没有探到底,向里面丢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水里的泡至少要冒半个小时,四周都是渐渐低的山坡,不知道这池清水从哪里来。在我小的时候,遇上天气干旱,村里会自发组织一些男女老少,带上供品,吹着喇叭,敲着响受家业去祭拜,你别说,有时候还怪很灵的,祭拜完还没回到家,就已经雷雨交加了。当然这样的机会很少,嘿嘿,你懂的!


保康微信平台 微信号:baokang0710

编辑:孙俐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