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挖黄姜/张道虎(图文)

发布时间:2016-12-20    作者:张道虎    来源:保康微信平台

在家乡的乱石,荆刺 陡坡,峡道,壁峭中,只要其他植物可以存活的地方,都生长着一种既可食用也可做药材的植物——黄姜。

提起黄姜,总能给我太多太多童年的回忆,虽然没有像父亲常提到说他是靠挖黄姜吃才长大那样,但挖黄姜一直伴随我的童年。

记得小时候,我们那个屋场全部都是张姓的,放寒暑假了,同六,七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一起放牛,也一起挖黄姜,我们把牛赶到偏远的地方,各家牛划分好地方,以免牛与牛之间抵架(当地方言,两牛用角互斗),就各自选一块地方挖黄姜。

挖黄姜的工具很简单,一把挖锄,一个竹筐,记得那时候还太小,家里大人们用的挖锄提起来还特别费力,父亲就特意请邻村的铁匠为我打制了一把小挖锄,六,七寸长,宽一寸多,他连夜在油灯下刨出一根扎胡钉木(当地一种带刺的灌木)把,爷爷也抽空用竹篾给我编了一个小竹筐,别提那时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

当拿着锄头、拎着筐子,到深山老林里精翻细凿,挖黄姜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许多的“窍门”。 秋冬因黄姜藤子枯萎,有时被鸟雀和小动物扳断,不便于发现,春季因刚生嫩姜,也难找到,所以一般在晚春,夏季初秋和季节更容易寻找黄姜,深山野竹矛林里,灌木丛里,黄姜顺着盘根错节的树根,在间隙浮土中勇往直前地生长,只要发现有紫色或淡黄色的花荚,我们称“铃儿”,应为风稍微吹动和碰到都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少则尺把远,多则一米远,就会发现黄姜“踪迹”。尤其在第一年砍过柴或野火烧过的地方,都是来年黄姜生长的乐园,如果遇到这样地方,挖黄姜,肯定满载而归,在那些灌木茂盛、土脚松厚、落叶成堆的阳坡里,黄姜藤子茎粗乌黑,只有顶尖部位才有几片油亮亮的叶子和细细的藤蔓,挖出来的黄姜表皮呈黑色,几乎无根须,格外肥硕,有的如同小孩手臂粗壮,也有的从中间烂成几截,断断续续,但不影响其整体生长。

当把黄姜弄回家后,先揪(剪)或者用火烧去表面根须,然后切成片晒干,呈金黄色无杂质,装起来。送到附近代售点出售或商贩自己上门收购,过称,收钱,一般一个寒暑假挣个百来块是不成问题的。

谈到挖黄姜可谓饱尝酸咸苦辣甜,最能磨炼农村孩子意志。试想挖黄姜爬坡上岭,在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中,稍不留意被刺扎,石砸,蜂蛰,虫咬……都是家常便饭了。记得最险的是有次挖黄姜,我从石头上跳到下面一茅草丛里,只听脚下“咔嚓”一声,顿时四周“嗡”一声,直觉告诉自己,踩到“地牯牛”(当地一种巨型马蜂,喜筑巢于树洞或地下,又称“杀人蜂”,被蛰奇疼难忍)了,我立马猫着身子,一动不敢动,近寸长,大肚子的黄色马蜂,在我头顶,身子乱闯,我一身冷汗,好在是临近深秋天,天有些冷了,马蜂活动不再那么灵活了,才躲过一劫。

后来黄姜价格在逐年上涨,我的个子也在逐年长高,每年寒暑假,除帮家里农忙外,依然上山挖黄姜。后来也有许多男女老少们也一起挖黄姜,平坦地方的黄姜已经”货不供求”了,开始转移到那些悬崖峭壁的岩石墩里,那里人迹罕至,黄姜从古以来就自生自灭,无人问津,如果运气好,碰到几平方的地方,很容易挖到几十,甚至上百斤。那时好在我自幼听了不少爷爷,父亲和叔叔们在悬崖上采药草事,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胆识,也练得了攀爬悬崖的好本领。一条蛇皮袋,里面放一小挖锄,一把镰刀,便于砍荆刺或青藤,再加一瓶冷开水和馍馍之类的干粮,在悬崖峭壁上也可像壁虎一样。

说“钓胜于鱼”,其实挖黄姜攀爬那些悬崖峭壁,也有不一样的感。当带着手上的血痕从灌木从生的荆棘丛钻出来还是找不到下山的路时;当顺着山涧从生满苔鲜的石头上一步一滑的向上爬时;当在一座稍不小心就会跌落几十丈高的悬崖峭壁而进退两难时。我心惊过,也手脚发软过,但我最终还是’征服”了。记得一次,我独自一人攀爬上门前那座最高的山,攀爬的过程中始终不敢回头看,山那边就是临县,我又兜七八里小路回家,结果可想而至,黄姜没有挖到,反而饥肠辘辘,饿累交迫,回家更是受父母的责骂,因为太危险了,但我却感到十分快乐,因为自己挑战成功了,感觉到有说不出的喜悦之情。正因为挖黄姜的缘由,我跑遍了村子里许多角落,也目睹了家乡的自然风光,西岩口的险峻,兵马峡的幽深,竹杖坡齐家石宅的古朴,龙凤观百年古寺遗址的荒凉,观音娘湾悬崖无名孤坟的神秘……这些都让我流连忘返、遐思连连。

家乡的黄姜每年农闲时,都有不少乡亲上山采挖,虽不能说发家致富,但也够男人们抽烟喝酒逍遥,女人们添置针头麻线。家乡的黄姜好像永远挖不尽一样,今年挖了,明年又有新苗长出来,这与黄姜特殊的繁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密不可分的,即便是挖黄姜时,散落的一小截黄姜,来年也会发芽,向四周生长。

许多父老乡亲只知道黄姜晒干卖钱,随后被提炼药材成分,却不知道在日常烫伤,烧伤时的灵效。这是我家的一个祖传秘方,记得父母常说,我小时候不小心跌落火堆里,面部全部烧伤,连头发也烧没了,都以为以后必会留下不小的疤痕,当在母亲悔恨与邻居们的惋惜之时,父亲在屋角挖了几把黄姜,放火堆烧熟,剥皮,捣烂,在碗内与菜油拌匀,敷于烧伤处,用布裹,二日一换,半月即可见新肤长出,完好无疤。

一直奔波于南方,即便是短暂回家,也真想再现当年的童趣,重返家乡的沟沟壑壑,可是都再无暇上山挖黄姜,但一种莫可名状的共鸣感,使我无时不在思念着家乡,怀恋那洗礼我成长的挖黄姜的日子。


保康微信平台 微信号:baokang0710

编辑:孙俐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