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四,瑞雪飘飘,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披上了圣洁的银妆。
时钟刚指向早上8时,新娘常丙菊就被亲友们簇拥着梳洗打扮。她37岁的儿子刘常顺带着新婚妻子袁莉正在前后忙碌着……大红“喜”字悬于门前,新郎习贵尧满脸的笑容堆起了满脸皱纹,一见有客人到来,就在知客带领下,满脸红光地迎上前去打招呼……
这一天,是习贵尧、常丙菊向亲友们宣布成家的日子。带着对新人的祝福,大家陆续踏雪而来。
新郎习贵尧今年57岁。前些年,习贵尧用勤劳的双手为四名姐妹攒够了嫁妆,接着又开始赡养瘫痪的母亲,直到去年为其送终,自己一直是条单身汉。
新娘常丙菊今年62岁。1999年,常丙菊第一任丈夫因病去世,这位利落能干的农村妇女接着又照顾公公生活,直到老人89岁离世。“家底薄弱,环境闭塞,现在全村‘资深单身汉’有60多人,能看见他们开始陆续‘脱单’,我真的很高兴。”前来恭贺新婚的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告诉记者,村里192户642人散居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上,到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贫困人口334人,易地扶贫搬迁户73户、219人。
2014年,新型烤烟技术逐渐普及,烟叶生产成了赵家山村的脱贫产业。新郎新娘在介绍恋爱经过时告诉大家,是火热的烟叶生产悄悄地把两人的生活融为一体。
由于儿子在外务工,常丙菊打理自己的烟叶十分吃力。同村的习贵尧见状,就主动给她帮工,而常丙菊这时开始照顾习贵尧的母亲。“我母亲瘫痪多年,神志不清,丙菊一直细心照顾她,端水喂饭从来都没耽误过……”习贵尧动情地说。
两人的心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是由于习贵尧的房子被鉴定为危房,常丙菊的房子要留给儿子当婚房,他们两代人的婚期被一再推迟。
2016年,习贵尧、常丙菊和刘常顺、袁莉都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将在2017年年底得到安置房。听到这一消息后,一对年轻人和一对老人先后领了结婚证。
喜宴上的知客杨培武说:“常顺的喜事可以在新房子里办了。你们老两口今年也可以搬到山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儿子媳妇小两口分住在两套新房子里。”
“过去,住在山上的村民多见树木少见人烟,人也穷,孩子们的婚事真是让当爹妈的操心。现在好了,国家在山下路边给我们盖了新房,帮我们发展产业。现在开始脱困了、脱贫了,孩子们的婚事就容易解决了。”张洪秀老人是村里首批28个搬迁户之一。她接着说:“大儿子赵仁军38岁,已打算和女友办喜事了。结婚后,他准备在村里做些拉矿汽车维修生意。小儿子赵海涛31岁了,找对象应该比他大哥容易。”
喜宴上,人们听着赵祥华谈论着生活的前景:“除了烟叶种植以外,光伏电站可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特色高山林业如红豆杉、山核桃等收益会很好。村里的磷矿将在今年年底投产,运矿的车一多,住在路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马上就可以发展餐饮、住宿,从事汽车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