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满眼都是刚刚刷到的那四十天成熟的白羽鸡流水线作业视频。视频中,小鸡仔儿们从孵化室的托盘里诞生,到整齐排列在传送带上,再到加工包装后进入超市冷柜,一切都像是被精确设定好的程序,高效而冰冷。这一幕,如同一道闪电,不经意间撕裂了尘封已久的记忆,那些年老母鸡抱窝的温暖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这寂静的夜晚,逐渐浮现在眼前。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不知困扰了先辈们多少个年头,无从考究。我一直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经常能够看见一只只咯咯哒的老母鸡各自领着一队小鸡仔儿在猪圈外、在粪堆上、在房前屋后的水沟里、在私檐坎上悠闲地觅食。偶尔,坎边上来往个路人或者跑来一只野狗、野猫,小鸡仔儿便扑棱扑棱地往老母鸡怀里钻,母鸡也发了疯似的张牙舞爪地护着它的孩子,好一副“ 慈爱护儿浓”的画面。
春末夏初,好几只母鸡咯咯咯个不停,一天到晚霸占着鸡窝还不下蛋。这一幕被母亲发现,母亲会根据上年母鸡抱窝的时候是否有耐心,是否细心,鸡冠子是否红亮等等表现,来选择个头大,浑身鸡毛丰满蓬松,体格强壮的母鸡来抱窝。那些个头小、鸡毛稀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母鸡则会被母亲无情的淘汰。小鸡仔儿不抱窝不行,没有了更新换代。所有母鸡都抱窝也不行,没有了下蛋的鸡,那不白浪费了粮食。所以,母亲想出来让母鸡不抱窝“醒来”的办法,找一只旧鞋,鞋带儿的一头拴在母鸡脚上,一头拴在鞋子上,通过增重的方式,让母鸡飞不进鸡窝。也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每天将母鸡扔进池塘淹几次水,让它清醒清醒头脑,然后用一根绳子捆住母鸡的一只脚,把母鸡脚朝上,头朝下倒吊在树上,不让它落地。这也算是优中选优,讲究个“优育”,这些被选中抱窝的母鸡,我们便称之为抱窝佬。
选定了抱窝佬,便是挑选鸡蛋的重要环节。假如家中有几只年轻力壮的大公鸡,母亲便会从母鸡从半个月前收集个头均匀、外壳光滑的鸡蛋存起来抱鸡仔儿。如果家中公鸡年岁较大,或者家中无公鸡,母亲则会拿出相应个数的鸡蛋到亲戚家换取相应的受过精的鸡蛋。其实,这也很有讲究,未被公鸡打水(受精的意思)下出来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仔儿的。
鸡蛋挑选好以后,母亲便会在火笼屋墙角或者私檐坎上某个遮风避雨的架子上放一个篓子或者纸盒子,篓子和纸盒子里边铺上麦草,有时候还会找几件烂衣裳铺在下面。然后把鸡蛋整整齐齐地放进篓子里,抱窝佬就蹲在鸡窝里边专心地孵小鸡仔儿。抱窝佬一旦开始认真抱窝,便非常执着,如痴如醉,可以连续好几天不进食,不喝水。还时不时地用嘴翻滚着鸡蛋,让鸡蛋上下受热均匀。母亲也是心疼抱窝佬,便会在鸡窝旁边放一盆水撒一些粮食,抱窝佬饿了渴了便伸伸脖子啄几粒粮食喝几口水。 除了偶尔到窝外排便外,老母鸡都会一动不动地趴在窝里,而且一直到小鸡仔儿破壳而出。
“鸡、鸡二十一,鸭、鸭二十八”,这是农人们总结出来的鸡鸭孵化的规律和实际时间。在这期间,母亲并不是不管不顾,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蛋的管理工作。抱窝佬孵蛋十几天后,母亲会准备一盆温水,把鸡蛋挨个放进温水中崴水,崴水其实就是测试鸡蛋的过程,倘若鸡蛋放进水中后鸡蛋开始带着水面微微晃动,证明是个活蛋,能够孵出小鸡仔儿,擦拭干净后放回鸡窝继续孵。如果鸡蛋放进水中一动不动,证明是个臭蛋,则会被淘汰出局。我想这也是农人们多少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终于,在漫长的二十一天等待中,先有第一只小鸡仔儿破壳而出。它那湿漉漉的身体,微弱的叫声,仿佛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它的到来。紧接着,一只又一只小鸡仔儿陆续挣脱了蛋壳的束缚,鸡窝里顿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抱窝佬此时格外的兴奋,它的头不停地转着,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眼里充满了惊喜和关切。
等到所有的小鸡仔儿破壳而出,抱窝佬将小鸡仔儿身上的绒毛彻底捂干以后,再过一天,母亲便会进行下一个步骤。只见她拿来糠筛,把小鸡仔儿小心翼翼地从鸡窝里边逮出来,并用指甲轻轻地将小鸡仔儿喙上一层黄色的角质剥掉,俗称去瞌睡虫,避免小鸡仔儿一直打瞌睡,不知道真假,从未深究。随后便把它们转移到糠筛里边,在糠筛下面点燃一把端午艾,用端午艾的浓烟给它们进行熏烤。以前的说法是用艾草熏小鸡仔儿是为了给它们醒瞌睡,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在用艾草的浓烟为小鸡仔儿消毒杀菌。
熏过的小鸡仔儿还不能立即放养,在私檐坎上找一个干净的地方用糠筛将小鸡仔儿和抱窝佬一起盖在里边,在地上撒几把细米、放一碗水,让抱窝佬带着小鸡仔儿安安稳稳地在里边待上几天。等到小鸡仔儿略显健硕,鸡毛略微丰满以后,将抱窝佬和小鸡娃儿放出来,任由抱窝佬带着它们在田间、粪堆上、水沟里觅食。小鸡仔儿们跟着抱窝佬早出晚归,白天觅食,晚上抱窝佬会找一个干燥舒适的地方将小鸡仔儿们紧紧地揣在怀里,主人会每晚等到抱窝佬和小鸡仔儿们到齐后,将他们一一捉进抱窝的纸盒子中。
小鸡仔儿们长大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要面临不少天敌,黄鼠狼、鹰子、野狗时常会来偷食小鸡仔儿,抱窝佬总是疯狂的护着它的孩子们。偶尔小鸡仔儿们也会发病,主人们会再次将抱窝佬和小鸡仔儿们逮住盖在糠筛下,用大曲酒和出霉素搅拌苞谷米进行投喂,要不了几天,小鸡仔儿们又生龙活虎。
直到所有的小鸡仔儿们开始长出鸡冠子,完全能够独立生存了,抱窝佬的使命才算完成;不消几天,抱窝佬便开始下蛋。
再次睁眼,夜晚的思绪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徘徊,想想那些现代化养殖场里的白羽鸡,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迅速成长,它们的一生被压缩在短短的四十天里,没有了抱窝佬抱窝的那份漫长等待和悉心呵护,没有了在自然中探索与成长的机会。而那些母鸡抱窝的场景却像是一首古老的田园诗,缓缓地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