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恬适的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屋子里盈满了茶香,香气在房里氤氲。手捧一本书,那姿态该是人间最美。
沉醉在书香的世界里,是快乐的。
儿时,家里穷,没有书读,一本连环画翻好几遍,我翻完了,给弟弟读,弟弟读完了,我再拿回来,下次再翻的时候还是那一本。不是我一个人没有书读,而是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除了上学拿到的课本,都没有课外书读。我最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听奶奶讲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让我们记忆深刻。年幼的我,当听到白雪公主死去的时候,便觉得伤心,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后来,听到王子又救活了白雪公主,我高兴地抱着奶奶的胳膊不放,说奶奶讲得太好了,同时也觉得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报的,并且在心里说,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这样,奶奶那些生动的故事,点燃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到了初中,学校还是在大山里,有一次书法竞赛,班主任湛老师奖给我一本书叫《写作诀窍》,这本书又翻了一整个初中。在课堂上,我了解到更多的人物,比如张海迪、海伦·凯勒、居里夫人,这些奇女子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上了师范,一切都变好了。学校有一个特别大的图书室,我每学期的借书证上都填满了借书记录。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的三本摘抄本上都是满满的摘抄。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我时常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又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古人读书难,难在既没有书读,也没有地方读,还没有钱读。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前,书是用手抄写在竹简、木椟或帛上。“韦编三绝”,讲的就是孔夫子用皮绳把竹简、木椟拴起来读,次数多了,连皮绳都翻断了多次……
同古人比,如今读书很容易,现在书多了,多得不知道读哪一本,随时都能通过手机找到书看,读书的门槛也低了许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用这两句话来形容读书的工匠精神,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信念,一种对传统文化执着的情怀,一丝不苟地把它做到极致。很多人都说,有一条路,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它公平地摆在每个人面前,那就是读书。
阅读标记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度。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读过的书,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其实它们仍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多读书,便胸中有丘壑;腹有诗书,人才会眼界开阔、心思沉静,拥有高贵的涵养和气质。
人间美好四月天。芳草斜晖,水远烟微,雨洗百花美,草青池荷香。窗外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从书中学会了在爱别人之前,首先学会忠实自己、爱自己,学会接受自己的身体、容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自我身心的美好,从而爱家,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