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山之恋

发布时间:2021-02-25    作者:杨家新    来源:保康融媒网

终于在节前走完了麦里浩径,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麦里浩径是以原香港一位总督名命名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始于新界东部,绕过数十座绵延起伏的山峦,终于新界西部。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1月底,利用周末走完了全程。沿途遇见了很多美妙的风景和有趣的事:在第一段就见识了万宜水库大坝,坝外是一条用巨大人造锚形石头建造的防波堤,两边的山坡则布满了褐色的六角柱状岩石,深感人工的宏伟浩大和大自然的奇妙;行走在第三段时,刚若有所思感叹一声“行路难!”就听见林中传来阵阵野猪吼叫,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吱声;第六段则有很多成群猴子相伴,在为一只猴子拍摄时,不慎弄掉了装有证件的卡包,被猴哥拾起并放在嘴边嗅来嗅去,我急中生智,用尽气力一声断喝,吓得猴哥扔了卡包撒腿就跑……。在第八段终于有幸登上了海拔958米的大帽山,也是香港最高山,居然在山顶见到了倍感亲切的标语“听党话,跟党走”。

走完麦里浩径,也走完了香港的四条远足径。另外三条是卫奕信径、凤凰径和港岛径。其中卫奕信径也是一位港督名字命名,全长78公里,从香港岛的南部出发,自南向北穿过香港岛、九龙半岛进入新界,到达新界北部时,深圳楼房已历历在目了。凤凰径全长70公里,在香港大屿山岛。港岛径最短,只有50公里,自西向东跨越香港岛。每条远足径基本十段左右,每一段又按500米间距划分若干小节,并在路边树立标牌。这样走着就心里有数了。

这四条远足径最大程度涵盖了整个香港,再辅之以郊游径、家乐径和教育径,如神经网络一般共同构成了香港的整个行山径。此外,特区政府还在沿途设有众多休息场所,并辟出专门场地修建简易灶台和石桌石凳供游客烧烤。而这一切又基于特区政府为保护山林或湖泊等自然生态而设立的二十多个郊野公园。休息区域、行山路径、郊野公园三者点线面相结合,并与市区有效衔接,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玩和健身场所,这也是在香港行山的乐趣所在。

行走在香港的山间,经常会想起故乡的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乡的山不高,不险,也没有名气,但很亲切。更让人难忘的是那满山的花草树木,养育了故乡的亲人们。

开春时,山上的栎树绽开了蓄势已久的芽孢,松树也吐出了一层层嫩绿的松针。山花野草竞相开放,有馨香扑鼻的兰草花,有满山坡的映山红、金银花、葛花……。清明过后,春笋破土而出,悄悄而快速的成长着。我们到山上摘映山红吃,摘金银花晒干当药材卖,摘葛花、掰竹笋回家给母亲炒菜吃。

夏天到来,草木茂盛,我们上山割蒿垫猪栏,还能摘到五颜六色的刺莓、羊不奶等野果吃。偶尔几场暴雨之后,林子里会长出一簇簇野山菌和成片的苔藓。记得有一种叫鸡蛋菌,如水煮的荷包蛋一样白白嫩嫩,摘回家撕开清炒便是一道美味。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山上可以摘到拐枣、野柿子、山里红……,可以挖黄姜。如果再到深山老林,还可以摘到八月炸,那时觉得是世上最甜的水果。栎树结的橡子也成熟了,纷纷落在山坡上,经常见到父亲回家后从两个鼓囊囊的中山装口袋里掏出几大把橡子。

到了冬天,万物萧条,叶落归根,剩下光秃秃的树林。我们背上背篓去扒叶子、挖树疙瘩、拾干柴,或是捡松果。累了,躺在厚如地毯般的落叶上,晒着太阳,眺望远方。群山绵延,相依相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时光仿佛凝滞了。

记得有次家里养的一头猪出逃了,母亲找不着,只好求助于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很神秘地说:它在一处看得见你,你却看不见它的地方待着。后来果然在家后面的山坡上一个山洞里找到了。被捉回后,这头猪浑身是泥,狼狈不堪,但仍保持着桀骜不驯的模样。

小学五年级时转入县城。县城好似放大版的故乡,一样的群山环绕,一样的中间有一条河将群山分为两半,只是比故乡开阔多了。

后来到外面读书,襄阳成了一个换乘中心。从保康到襄阳,一大半时间都是在群山间转悠,在山顶、山腰、山谷里绕行。一路拐来拐去,晕得七荤八素,要行驶三四个小时才能绕出群山,看见江汉平原。近几年通高速之后,往返保康容易多了。听说现在正在修郑万高铁,保康也要进入高铁网络了,这是原来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回来度假时,常和外甥们登山。有次在山上烧烤,不小心引燃了周围的草木。大家赶快七手八脚扑火,然而根本无济于事。火势越烧越旺,很快就烧出房子大小的地方。还好,着火的地方一边是翻挖了的田地;一边连着树林,但中间隐约有一条路。我们赶快将路边的枯叶杂草等易燃的东西清理掉。等火苗烧到路边处,慢慢也就熄灭了。我心有余悸,说:要是刚才没灭掉,估计得坐牢吧。一位外甥说:我当时也害怕,但想到自己还不是成年人,才松了口气。我哭笑不得:你们这是让舅舅、舅母背黑锅啊。不管怎么说,这次教训还是很深刻,以后再也不敢在山上点火了。

在外面走南闯北,也登过不少山,但一般都离市区很远,且来去匆匆,心思重重,加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让人索然无味,最多也就图个到此一游,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尝。

有趣的是外派哈萨克期间的一次历险经历。那时住在阿拉木图,远处群山环绕,即便在夏天也能看到山顶上的皑皑白雪。有次单位组织活动,进到山里面,又沿着山路向上行驶了一会儿才停下。眼前是一个天然湖泊,湖水幽蓝,深不见底;两边是山,不高,稀稀落落长着一些灌木;往里被山挡住了,看不见湖的尽头。大家在湖边散步拍照。我想绕湖转一圈,便试着沿湖的右边往里走去。

很快到就到了人迹罕至处,继续往里探行,来到一大片岩石前。扶着岩石试着往前踩了几步,没想到岩石风化了,一用力就往下溜砂。我有些紧张,想往后退,但已退不回了。找到一处落脚点站好,紧贴山坡尽量保持平衡。这时感觉到连思想都是有重量的,连心跳都会振动周围的砂土。四周一片静寂,隐隐的听见远处有人声。定了定神后,往下看,约三米处还可以落脚,再往右地势就开阔了。于是深深吸了口气,顺着砂坡溜到那块落脚处。还好,一切顺利,继续往里走。

峰回路转,里面居然很开阔,似乎进了桃花源。中间是一条小溪,山上的雪水融化后汇成溪水注入湖中。小溪大概四五米宽,脱下鞋袜,刚伸进水里就一个激灵缩回脚。太冰了!再次深吸一口气,快步趟过小溪上了对岸。对面有路,很快就回去了。同事们正在到处找我呢。

前几年外派到香港工作。香港也是一座山城,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山城,很适合行山。开始还不太理解为什么不叫登山而叫行山,走多了也明白了,这里山山相连,路路相通,有登山,但更多的是绕山而行,故名行山。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有“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遐想,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性;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的喧闹,也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宁静;有“穿花峡蝶深深见,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特写,也有“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壮观;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变幻,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周六是行山的日子,也是跟母亲通电话的日子。母亲经常问我周末怎么过,我便如实回答。母亲很不理解,总说,好不容易赶上周末,为什么不在家休息呢?母亲哪里知道,走进山里可以卸下尘世的重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造化,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对我而言,大山曾经养育了我,并带给我无尽的乐趣,对它的依恋与向往年久日深。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