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雪景 雪情 雪境

发布时间:2022-12-09    作者:杨绪锐    来源:保康融媒网

清晨起来,打开窗户,见漫天雪花飞舞,大地一片雪白,玉树琼花,银装素裹。伫立窗前,寒风袭面,一片片雪花翩然飞落到屋内,我伸手接过飘来的雪花,瞬间又在手心消失。

这是家乡入冬后迎来的第一场降雪。繁盛缤纷的气象,明亮皎洁的仪态,盘旋堆积的姿势,飞聚闪耀的奇观,犹如童话世界,美轮美奂。凝视变化万千雪域世界,学生时代读过的古诗文如同意象的烙印,如幻灯片般呈现眼前。

“胡天八月即飞雪”,诗人岑参的诗句别出机杼,其中透露出的慷慨豪迈之情,让人耳目一新。正是诗人不甘蹀躞垂翼,积极进取,不畏严寒,深入胡地的勇气胆识与生活阅历,才造就了博大向上的盛唐气概。所以,“雪”变为“瀚海阑干百丈冰”, 他不仅领略了八月飞雪的奇观,更挥洒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动人诗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东坡的雪泥鸿爪,由痕迹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虽然世上的行踪变化无定,留下的痕迹不可长久,但只要有甘愿与你共享回忆的人,那份别样的情致便造就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世间温馨。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有“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的诗句,形象地刻画了夜之静,雪之明,雪映月而增明的绝妙景致,如一幅夜中雪景图,清新可喜,性灵无限。

瀚浩阑干、雪泥鸿爪、映雪赏月,都是诗人心境的自由舒展,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诗情画意所展现出的美感,背后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中,人与天地、内与外、情与境高度和谐的文学显现。

我对古诗文的喜爱始于高中时代。犹记得刚读高中时,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家探亲,带回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岀版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于是,两年高中生活便与唐诗相互交叠、不可分割。

我上了高中后,离家住校,它竟成了我枕边唯一的陪伴,睡前随手翻阅,翻到哪儿便是哪儿,就当是这一首诗自个儿来到了我跟前,这样一翻便是好几年。在那段单调的时光里,偶尔搁下课本的我,还能用尚且崭新而未经消磨的感官,敏感地触摸捕捉古人生活的世界。

1982年,我有了自己的工作,经济初步独立后,便接连购买了《宋词三百首》《诗经》《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等书籍。工作之余,阅读诗词,在诗词中我体会到了人文与自然的绵绵生意。在诗词之乡里,古今一瞬、万殊一辙、草木常青,少年不老,四时皆可爱。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从其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处于民族复兴时代的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在感恩祖国母亲哺育呵护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静开寒冬门扉,觉悟飘然雪花。倘若掬一捧清水,感觉明月在手,嗅一束鲜花,感觉芳香满衣,纵使辗转流徙,也能寻见故乡!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