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子欲养而亲不待

发布时间:2023-02-20    作者:宦吉光    来源:保康融媒网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走,恍恍惚惚中,人生的长河里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及遗憾。随着年龄增长,我已熬过不惑之年,无论是失败的痛苦,还是无助的茫然,一切的一切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化为泡影,跌跌撞撞地奔向知命之年。

人生犹如一个大锅炉,从一出生到牙牙学语,再到求学路上,一直都在熔炼。父母的陪伴及想方设法的让我们读书,目的都是要让我们锻造成一口好钢。事实与境遇格格不入,我的努力与母亲的付出没有成正比,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自己默默地品尝。人生的起起落落,一直让我磨炼了几十年,当我正熬着走向中年,有家、有房、有车的时候,却没有留下“忠孝”,真正应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

越接近年关,心里越不平静:母亲在时人生还有来处,母亲走了人生只剩下归途。现在时刻,妻儿陪我流浪外乡,不是不想归家,只是因为母亲走了,千里归途也见不到妈妈。今天是母亲走的整整一个月,我辗转反侧,长夜难眠,母亲辛劳的一生如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脑中播放......

1

一九七八年,我刚满六岁,父亲因准备过年的柴火,出现了意外。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包产到户,农民过着集体生产、按工分分粮的生活。我们姐弟五六个,全靠母亲一人挣工分吃饭;尽管勤劳的母亲,天不亮就去山上打叶子垫圈积肥添工分,但一家六口人全凭一个劳动力挣工分远远不够,往往是吃了这顿没下顿。每到月底深夜,都会有母亲外出借粮的情景发生。

在我成人之前,常听母亲念叨父亲去世后的那个冬天借粮的事。其实母亲的那次借粮的事,我已经有很深的印象,前几年我也专写了一篇《黄姜》记文。那次借粮,母亲受尽了煎熬,走过一家又一家,每走出一家都会在没有人的地方流泪,熬了整天时间,换回了满心的沮丧与失望。在天麻麻亮出发,太阳落山前回家,看着接她的一群孩子,泪水再也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好久后才一声不吭的拿着锄头,拎着竹篮去了后面山上。

天黑了,母亲才肩上扛着一篮子黄姜从山上回来,那粗壮的黄姜根,好像故意等母亲去挖似的,满脸汗水的母亲,笑容满面地一个个叫我们。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哭过后的笑容,现在任谁也想像不到,那个时候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女人,经历的是怎样的人生磨难!后来我才懂得,那是母亲掩饰着苦涩的笑容,有欣慰也有辛酸。母亲的一生就像黄姜的滋味,又苦又涩。以前每次回家,看见步履蹒跚,佝偻身影的母亲,心里都有种发揪的痛。

2

都说知识能改变命运。我小时候,母亲很好强,也像其它家庭一样,供我们姐弟几个上学。八十年代初,贫寒的农村,上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中劳动力少,吃饭人多,几个孩子上学的伙食费成了问题,最关键的是交不上学杂费。每到放学时,条件差的人都会留站队,挨着被老师点名,谁谁谁还有多少钱没交。孩子们自尊心很强,我们回到家气鼓鼓地直叫唤,到底啥时候交钱,老师天天留站队!每次都看着母亲悄悄地抹泪,嘴上也骂过不停,后来才理解,母亲也是没办法。

我是姐弟几个当中读书最勤奋的一个,渐渐的母亲把培养读书的意愿转向了我,姐妹几个在无形中慢慢地一年退学一个、一年退学一个,最后留下我上学。考上中学后,路程也越来越远,因为家庭条件的因素,我成为了走读生,每次早晚自习,都是母亲和姐姐接送我。到了考学最关键学期,临开学了学杂费、生活费还没有着落,正在判逆期的我,除了天天闹,还不吃饭闹情绪。我记得那一次,母亲一个人藏着屋后哭,哭过后又骂:白养了你们,没有钱读书又不止你一个人,不都是好好的吗?我跟母亲对吵,就是不想以后在农村种田。

终究母亲还是惜儿,第二天我们全家大小上山砍柴禾卖。好柴都长在悬崖峭壁,母亲打着赤脚爬崖砍柴,我们一个个传递,几里的山路,一个星期弄了一大车柴,勉强的凑上了学杂费。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不是说有柴就能卖,不知道母亲当时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才把柴卖出去。把钱交到我手里的时候,又是哭又是骂的,我知道母亲这个骂包含的寓意,希望读书能读出名堂。

3

一九九一年我参加了工作,在当时,工资虽然不高,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一家人都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我跟母亲心中慢慢的产生了隔阂。母亲在随着儿女一个个地离开,心里也产生了想法。

那个时候我才二十二岁,根本不理解母亲,总觉得人老了才找个伴侣是很丢人的事。我一直较着劲阻碍母亲嫁人,最凶的一次是跟母亲闹得摔凳子和碗。那次闹过后,母亲嚎啕大哭,惊动左邻右舍,然后一直沉默不说话。这样一直僵了两年,直到我快要结婚时,母亲改嫁了。为此我堵气不进母亲他们的家门,每次都是远远地叫她出来看一眼,说说话。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母亲六十大寿,我才走进母亲他们家里吃饭。等我为人父后,才慢慢懂了母亲,在苦难的时候,为了把我们扶养成人,拼命地种田干活。等我们都成人,她一人身边少了陪伴与说话的人,在我跟她吵闹时,她选择了沉默:是因为我还没有成家。

4

也就这几年,母亲又恢复了孤独一人的生活,越来越想跟我们聊天。前几年给母亲买了老年手机,隔三差五的能打打电话。可能是不会用手机,也许是经常做农活磕碰的缘故,经常抱怨手机老是坏。老年机便宜,反正坏了就有人给她换。

去年春天,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把不用的旧手机给她弄一个,看别人刷抖音好热闹,还说刷抖音是不是很花钱。我跟母亲说:下次回来给你带一个,这么多儿女,还怕交不起话费?原打算把我现在用的手给母亲用,我自己再买个新的。结果被老婆骂了一顿:要换就给妈买个新手机,等她也享受一下现代网络时代。

去年母亲生日,我给母亲买了新的智能手机,母亲从此就高兴开朗了起来。我们虽然相隔很远,但每天能看母亲视频的笑容。每次看见老婆用心地教她玩微信,母亲认真的学挂接视频情景,画面真的很温馨,这是婆媳之间最开心的快乐时光。每次老婆把母亲夸得笑哈哈的,母亲抱着手机不想挂,又怕浪费了话费,我经常偷偷地给母亲充话费,就是怕她老是心疼流量心疼钱。有时候我把母亲拉入群聊,让她跟多个儿女一起说话。

5

人生中的遗憾与心中的愧疚,始终伴随着我的左右。在生命中有感应感知的时候,一定要跟亲人保持联系,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会后悔终身,再也无法弥补。2022年12月14日下午六点整,母亲给我打了一生中最后一个视频:问我是不是给她打过电话,在外面还好不好,疫情严不严重?我说:都还好,晚点儿再给打电话。由于当时还在忙工作,放不下手来说话,看着她的神态,总感觉她像有话要对我说,没成想却成了终身遗憾。后来我查过她的手机,我是她最后定格的一个视频。

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了母亲与我过世的二姐在一起,早上醒来心里好惊,想对身边的妻子说,又抱着自我安慰的心理,始终没有讲出来。早上九点,刚上班没多久,我接到老家三姐的电话说:宦吉光,我给你说撒,妈走了……

我的心一沉,好痛!话不成声,妈走了如天塌,连与领导告假都说不成声。亲人再亲,距离阻断一切;交通再发达,也不能立刻飞回,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今生最大遗憾与内疚,打工在远方,未能尽孝,没有为娘送终。高速公路上,我把车油门踩到了140迈,1400公里路程,我恨不能一刻飞到。隔夜凌晨,终于赶回到了母亲家中,进入堂屋,一跪至母亲灵前:妈!您不孝的儿,燕娃子回来了,说好的您等我给你回电话的啊。

我扶着灵桌,长跪欲哭无泪。伴随在灵旁的有姐姐、有妹妹,身边还有老婆孩子。我是儿子,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我只能坚强。手摸着母亲的灵柩,看着黑漆漆的棺材,心里还有一丝慰藉。这是我唯一没有留的遗憾:母亲的寿棺,是我好多年前就置备好了的,一直保存得还完好。母亲一生爱热闹,最近一年也爱刷视频,过得比较开心,碑文是我自己写的,把母亲挖黄姜度饥荒抚养孩子成人刻在了墓碑上,为永远纪念母亲!

母亲走的三七晚上,我又梦见了她,梦见她不高兴的样子,梦见她向大姐要钱。大姐拿着钱征求地看着我的眼睛,我点头默许,母亲拿着钱看了大姐一眼,又看了我一眼,好像要说什么话又没有说,黑着脸上山了。母亲目的应该不是要钱,可能还是要让我们多回去看看。第二天跟大姐通电话提起这事儿,大姐说妈一直想对我说的话,以前对她说过,说我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放不下心来的就是我……

6

天亮了,我以亲身经历与体会告知大家,我们在辛苦打拼的日子里,不要以有生活挫折与压力就抱怨,特别是家中的父母亲。对待年迈的父母,他们在经常唠叨与行动不便,或者邋里邋遢时,我们要多一份包容和理解,我们小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照顾的。在他们想吃想要,想让我们经常回去看看时,尽量的多陪伴他们,人生无常,转身就是遗憾,别让我们真正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