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百姓心中的“父母官”邓九容

发布时间:2023-03-03    作者:马宗佑    来源:保康融媒网

前些年,笔者有幸结识了重庆的邓星先生。小邓是江城生意场上的文化人,业余爱好收集人文史料,得知我从事地方志研究工作,给我一份《明代内江士族之邓氏家族》资料。明代中晚期,四川内江邓氏的名声很大,文中“邓九容在保康县令任上颇有政声”一段文字,引起了我浓烈的探究兴趣。

经查,邓九容为四川内江举人,明正德八年(1513)任湖广保康县知县,为建县后第四任行政长官。清同治《保康县志新繤》记载:“时岁饥,设法赈济,全活甚多。政余诣学,为诸生论文义,亹亹不倦,士由是知向学。今祀名宦祠。”史料显示,名宦祠位于旧时文庙大成门外(今楚韵酒店院内东侧),建于清咸丰初年(1851),内供名宦牌位10人,只有3人曾在保康做过知县,邓九容位列其中,其牌位直到民国时期才被拆毁。

邓九容出身农家子弟,弘治乙卯年(1495)乡试会考中举,从此走上仕进之路。他虽然只在保康主政三年,却堪称清廉爱民的好官。尤其赈济灾民、重视教育、改造城市的举动,为一方民众所铭记和追捧,是一位百姓打心眼里敬佩的“父母官”。

封建时代,保康特殊的地理位置,各种自然灾害不断,饥荒时有发生。史书记载,正德初年,保康“岁祲兵扰,民多窜。”建县之初,社会动荡,常有流寇和过往军队搅扰,人们更加难以安居乐业,苦不堪言。邓九容赴任之前一年,境内遭受严重旱灾,夏秋时长达两个多月高温无雨,许多地方的庄稼颗粒无收,冬春季节出现异常严重的饥荒,大批农民外出逃荒,乞讨者遍布城乡街市。

邓九容目睹此情,心急如焚,遂带署员走村串户,几经察看,发现许多百姓以草根、树皮和野菜度日,心中非常难过。当即捐输了自己的俸禄,并动员各地富户捐献粮食,令县丞、里长具体操办,分别在县城和主要街市开铺施粥。当时,保康尚未建立地方粮仓,只有一座官仓设在边境要地,且由荆州右卫官兵戍守,知县无权调度支配。在此情况下,一边发动民间互相撮借调剂粮食,一边向府衙和布政使司呈报灾情,吁请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在邓九容的全力赈济下,使流窜乞讨、无家可归的灾民“全活甚多”,得救者达数千人。此举,深得保康民众的赞赏与拥戴。

保康县治初创,经济落后,经费困难,加之社会持续动荡,人心不稳,教育更是无从谈起。首任知县苏惠和虽然创建了学宫,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建县十多年仍无科考取士之人。作为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从政的知县,邓九容深知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因为知识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且也能改变一个地方贫穷落后的面貌。

邓九容中举后,曾任州府教谕、学正等职,是一位出色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他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了保康。任职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将有限的经费向教育倾斜,并发动社会力量为教育捐资,利用政余时间到学宫指导,亲自给学生讲课,不知疲倦地为学生讲解分析文章的义理和文字的意义,常常为批改学生的习文至深夜,还让自家的孩子与学宫的学生一起学习文化、交流心得。邓知县的身体力行,使追求学问的风气逐步向社会延展,学宫的教学成绩也得到显著提高,保康的官办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几年后便有科考取士者涌现出来。

邓九容对保康的城市建设也有一定贡献。由于县城地形复杂,西北一带地势低洼,极易出现水患等险情。正德初,刚修成几年的城墙,就被洪水冲毁80余丈,时任知县忙于安抚流民,为往来官军筹集粮草,无力顾及恢复县城的市政设施。邓知县上任后,社会渐趋稳定,才得以腾出手来抓市政建设。他根据地理地势状况,重新规划建设布局,对水毁城墙进行重建,并修筑河堤70余丈,城区规模有新的拓展。

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邓九容十分注重培养传统思想道德风尚。主政保康期间,推崇礼仪教化,耗费大量精力改造这个五方杂厝穷乡僻壤的土风土俗,对于纯洁流民聚集地区的民风产生了积极影响。

内江邓氏先辈都是种田的农民,邓九容是家族第一个应试取士之人,个人修养和家庭教育堪称典范,给整个家族树立了榜样。其子邓模考中监生,官至按察司佥事、奉政大夫(正五品);其孙邓林乔明嘉靖乙丑(1565)科考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官浙江余姚县令,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总督陕西三边,邓家由此成为川东地区显赫的官宦世家。

邓九容为官清廉,勤政爱民,颇负政声。在任时,有些得到他关照的百姓为了感恩,常去县衙看望他,偶尔有人带去猪肉、鸡蛋、木耳等物品,他都叫仆人照价付款。卸任致仕后,保康民众仍念念不忘他的恩情,他去世后,将其牌位供奉在县城的祠庙中,以示敬仰。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