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沐浴着土地下放到户和改革开放的春风,填饱了肚子以后的农民便陆续开始拆掉旧房,新建明三暗五、明三暗六的瓦房。由于建房户越来越多,对瓦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就有农户在宽敞的山岗、向阳的山坡、自己的屋场旁建起了土窑,自行烧制土瓦,后来逐渐有人以此为业,批量烧制,出售给需要的农户。
烧瓦首先要挖窑。一般选择一个悬坎较高的地方,先将上面平整好,而后量好直径,往下深挖成一个约一丈深浅的桶状大坑,再从底部挖一个洞至桶状深坑的底部,作为窖门。这只是初具雏形,要能够用来烧瓦,还要用土砖砌好窖炉,这样,炉齿上面可以放瓦坯,炉齿下面加柴添火。窖有大小,大的可装一万多口瓦坯,小的也可装六七千口。
接下来就是做瓦坯。首先要选好土,一般是那种被农人们称为“白山土”的土为最宜。将其挖上一大堆以后,择除树根、石头,再将锄头将土块敲碎,用糠筛和细铁筛筛好,选用细碎的土加水,牵上一头牛,不停地在上面踩、翻。这样反复几次将泥土拌匀后,将其堆起来成一个长方体的巨大块状泥堆,用塑料布盖好保湿。做瓦坯时,用细钢丝将这个巨大的泥块切割成若干个小长方体。制作瓦坯的工具是一个特制的木瓦桶,首先在瓦桶外面套上比照瓦桶大小缝制的布衣,而后在泥堆上用细钢丝拉下一层薄而长的泥块,将其围在穿了布衣的木瓦桶外面,迅速将其拍实、抹平,修整成为一个精制的泥桶,将它拎到地上,放好,折出里面的木制瓦桶,轻轻揭去布衣,一个瓦坯桶就完成了。待它晒干以后,轻轻一拍,它就会顺着既定的印痕破裂成为四口瓦坯。做瓦坯是一个很辛苦的活儿,记忆中父亲经常在农历五、六月正热的天气里做瓦坯,因为那时的阳光很好,而且也在农闲。父亲戴着草帽,穿着短裤,打着赤膊,在烈日下一干就是一整天,到晚上,从头到脚,尽是泥水点,几天下来,背上常常被晒掉一层皮。
烧瓦是关键环节。每到烧瓦时节,都要请工帮忙。所请的帮工一部分上山砍柴搬柴——烧瓦全部用的是柴火,所以需求量很大;剩下的人专门将瓦坯搬运到窑上,再由几个内行的人在窑里一圈一圈地装。一窑瓦一般要烧上三天三夜,也有的只烧两天一夜,一般视窑的大小和瓦的多少而论。烧瓦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火候,时间太长、火太大容易将瓦烧坏,时间太短、火太小又烧不透。通常要几个人一班日夜轮流换班添柴加火。若遇下雨天,还要在窑上搭建防雨棚。待瓦烧到一定程度,便封好窑顶和窑门,等冷却后就可出窑。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房的人逐渐少了,即使有人建房,也是建砖混结构的楼房,很少再用土瓦了,加之不少人举家外迁,村里的几个土窑也崩的崩、塌的塌,而会烧瓦的一些老辈人有的搬走了,有的谢世了,这门手艺也逐渐没人再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