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荆山茶事

发布时间:2023-11-22    作者:汪兴根    来源:保康融媒网

由于身体原因,近些年我已经很少外出到一线采访了。在过去20多年的新闻采访生涯中,所接触过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不可胜数,有许多人和事都已随着岁月的尘烟慢慢消散,渐渐淡忘了。然而,有些人和有些事却依然印象深刻,历久弥新。譬如对茶农老安的四次采访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5月5日晚,保康剧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台上载歌载舞,台下座无虚席,保康县首届“乡土名匠”颁奖晚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随着晚会流程的逐项进行,晚会的气氛被逐渐推向高潮。当主持人宣布:“获得保康县首届乡土名匠产业领军人才一等奖的是安世明,技能拔尖人才一等奖的是周全国,他们两位同时也荣获保康‘五一’劳动奖章。下面有请保康县委书记冯云波上台为他们颁奖!”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此时,一直在手机上观看网络直播的我与现场的安世明心情一样激动,并且我从心底认为,这个年过五旬、与茶叶结缘37年的老茶人,得此奖项可谓实至名归,亦为天道酬勤。

由于新闻职业的缘故,加上做了多年农业栏目,使我得以结识了全县许多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企业老板,安世明就是其中一位。与其他企业负责人相比,1968出生的安世明年纪其实说不上很大,但是大家却异口同声地叫他老安。不知道是因为他精明稳重、处事果断,还是因为他年纪轻轻时便留下一撮胡子的缘故呢?

屈指数来,我与安世明认识虽然比较早,但是此前正面接触并深入采访的只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0年春,那时由县农业局与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电视栏目《垄上行》刚开播不久,在店垭镇采访茶叶产业典型时,镇上分管茶叶的领导推荐了神农茶厂的安世明,说他“有头脑,有干劲,抓茶叶很有一套”。于是我便与时任县农业局长向顺文一起驱车赶往神农村。时值四月,春暖花开,莺飞草长。车辆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上行驶,沿途农户房前屋后的茶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青翠欲滴。一路上,布谷的叫声,知了的叫声,伴着山花的芬芳和草木的青气,与暖暖的阳光一起挤进车窗,让人如饮醇酒,醉了眼也醉了心。镇政府距离神农茶厂不是很远,估摸着一二十分钟的样子便到了。当车辆又拐过一个山坳时,安世明的茶厂、茶园便映入眼帘。只见数间房屋依山而居,门前整齐划一的茶园里,一个留着一撮小胡子、看上去十分精干的中年汉子正在指导工人采茶,笑声爽朗,中气十足,颇有些霸气侧漏的架势。同行的镇领导说这就是老安。

在老安迎过来与我们寒暄的同时,我借机认真打量了他一番,心下暗道:如此精明能干的茶场老板怎么留了一撮“仁丹胡”呢?既显老又不好看!不过接下来的开机采访占据了我的整个思维,也就没有顾上找他解答心中的这个疑问了。

第二次是在2012年深秋,那次是到店垭镇采访秋冬农业开发,镇上的干部将我们领到了黄山岭茶园。该茶园在规模、效益、茶园管理等各方面都是“杠杠的”,前些年无论是领导调研,还是全县召开茶叶产业现场会,基本上都会到这里来。那时老安刚将黄山岭茶园部分产权“囊入怀中”,正在利用秋日的晴好天气进行茶园改造。几十名工人正在茶园里垦覆、施肥、修剪老枯病枝,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安在茶园里跑上跑下地忙活着,一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模样。我们在宽阔整齐、曲直有度的茶行里架起摄像机,现场采访了老安,也采访了镇上的领导。

第三次是在2016年春,那次是与县供电公司一起下乡采访宣传供电企业如何服务“三农”。当时,神农茶厂刚扩大生产规模,用电需求增大,原有供电线路已满足不了茶叶生产需要。眼看采茶季节将至,老安急得胡子直翘。幸好经过报批,店垭供电所抢在春茶上市之前,为茶厂安装了专用变压器,规范了供电线路,彻底解决了茶厂用电“卡口”问题。老安很是感激,于是,在施工现场,以吊装变压器的供电工人为背景,老安面对摄像机镜头,十分真诚地说着一连串感谢和感恩的话语。

此外,在全县召开的农业生产会议、茶叶发展专题会议、茶文化旅游节以及各类茶叶评选活动中,虽然时不时可以看到老安的身影,但是每次都是忙忙碌碌,一笑而过,没能坐下细聊。但是这不妨碍这些年来我对他发展茶叶产业的持续关注。直到这次,为了完成一篇“命题作文”,我才恍然惊觉,应该与老安仔细聊一聊,写一写他与茶叶的情缘,写一写保康的茶叶产业发展。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这是唐代茶学家陆羽所撰《茶经》中关于茶叶生长场地的描述。而位于北纬31°21′~32°06′的保康县正好符合其“上者”“中者”的条件,无论是声名远扬的九皇山茶叶,还是规模效益均首屈一指、历史上有“贡茶”之称、享有“茶乡”美誉的店垭茶叶,包括目前位于荆山南北的18万多亩依山就势、四季葱茏的茶园,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沙壤地,即俗称的“白山土”。资源禀赋可谓是得天独厚。

为了全面掌握全县的茶叶产业发展情况,也想对安世明近年来的发展做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今年春夏之交的一个上午,我与保康县技术推广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先强联系了一下,刚好他在办公室,便相约过去聊一聊。

杨主任也是老熟人,生得高高大大,英俊潇洒,以前我在跑农业栏目时没少与他打交道。他1996年从湖北农学院毕业后便一直在农业部门工作。2018年3月任县茶办副主任,2019年机构改革成立保康县农技推广中心后任党组成员、副主任,继续分管茶叶产业。由于他专业对口,又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因此抓起工作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尤其是说起保康茶叶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保康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只有不到70亩的茶园。1994年,保康将茶叶作为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进行规模化发展,在全县实施茶叶“51524”工程,掀起了茶产业发展高潮。到1999年,全县茶叶基地已发展到11万亩。

在保康,上了年纪的人们应该对几十年前的“挖茶山”工程还有印象。与当初“大会战”改梯田、修水库、修公路一样,每家每户都需要出义务工,或在本村适合发展茶叶的地方垦地垒土,栽茶种茶;或挑上粮食衣被到同一乡镇的其他村组进行协同作战,兴建大型茶园。保康比较出名的几家茶园差不多都是那时候“全民皆兵、全员上阵”夯实的基础,才有了现在小有名气的保康绿茶。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全县不再“挖茶山”了,大会小会也不怎么提茶叶了,甚至有些地方将已建好的茶园毁掉发展其他产业。

在谈到这儿时,杨主任感到很惋惜,认为保康这几十年来如果一直一门心思发展茶叶的话,那么无论产业规模、茶叶品牌、经济效益绝对与目前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他说,保康茶叶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保康茶叶产业起步为第一个阶段;1994年,保康大力实施“51524”工程为第二个阶段;2018年,保康提出“突破性发展茶叶产业”为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是茶叶产业的总体框架起来了,发展思路也明晰了,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信心,将茶叶产业持续抓下去。

保康属我国“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中的“最宜区”,是湖北省规划“五座茶山”中的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优势产区,也是“襄阳高香茶”的核心产区,产地环境、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绿茶。杨主任认为,虽然保康茶叶没有抓住前些年发展的窗口期,现在更是受耕地红线等政策的影响,不可能再出现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铺天盖地大规模发展茶叶产业的局面。但一定要立足现有面积和固有资源优势,将目前农业产业中市场行情相对稳定的茶叶产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再就是政府要下大气力打响茶叶品牌。如采取在高速高铁旁竖立大型宣传牌、到武汉等大都市开旗舰店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将保康茶叶品牌在保康县以外炒热炒响,使保康茶叶产业真正做大做强。还要在茶叶生产设备提档升级上下功夫。目前全县100余家茶叶生产厂家中,只有20家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要下狠心淘汰原始粗放的小作坊,进一步规范茶叶生产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加快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使保康茶叶能够在竞争相当激烈的茶叶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我随手翻看着杨主任递给我的一份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汇报材料,上面概括总结得挺到位,如“突出‘高’字抓产业布局,擘画茶叶发展‘蓝图’;突出‘稳’字抓茶园建设,夯实茶叶产业‘根基’;突出‘准’字抓补链强链,增强茶叶链条‘韧性’”等等。其中,有几组数据也很有说服力: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2018年提出“突破性发展茶叶产业”以来,保康县始终把发展以茶叶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专业茶厂+农户”的运营模式,狠抓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在高标准新建标准化茶园的基础上,实施低产茶园改造。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基本建成了5个2万亩以上的茶叶重点镇与50个1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规上企业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

截至2022年底,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8.65万亩,实现年加工产值7.8亿元,涉茶人员近4万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并连续5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茶叶百强县”;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实地踏勘、土壤抽检和调查分析后,因地制宜划定了5个茶叶重点镇和55个重点产茶村,布局形成了G346沿线和沮河流域两大茶叶产业带。至此,保康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从“单一”到“多元”、从“零散”到“聚合”的协同发展、兴县富民之路……

不过,仅仅看总结和数据还是感觉太书面化了,缺乏直观感受。因为现在我迫切需要的是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感性认识、情感的亲近和知识的积累,而并非一组组生硬刻板的数据和大“一二三”标题下填充小“123”条目的文字材料。于是,我们抛开这些材料,天马行空地聊起来。

话题还是从安世明开始的。

杨主任说,老安有两个特点(我注意到他也是称老安),一是善于学习,哪怕是自己出再多的钱也要走出去学习茶叶生产技术,这些年除了县茶办统一组织出去学习考察之外,他自费到四川、浙江、恩施、宜昌等地“偷师学艺”的次数不下十次。第二是在茶叶生产机械上舍得投入,在店垭镇那一帮茶叶生产企业老板里面,他永远是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最早的人之一。由于善学肯钻,注重生产技术的提升和生产设备的更新,他不仅将绿茶做得风生水起,屡屡拿奖,近两年还转战红茶市场,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几家代加工出口红茶的企业之一。

在我的印象中,保康绿茶以高香著称,因其“茶条紧密,汤色浓绿,滋味纯正,香高持久”的特点,在鄂西北可以称得上闻名遐迩。只是没想到现在保康居然也有红茶、白茶和黑茶了,部分企业还具有出口资质。看着我“求知若渴”的眼神,杨主任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他说,万寿茶业、楚原生、千立农业、欣润、云茗这五家企业每年出口“绿片”在1200吨左右,黑砖茶300吨左右,茶多酚20吨。现在具有出口资质的有郭大友、向兆常两家企业,每年出口红茶在1000吨左右。像安世明、范仕龙、徐声尧、詹贤宝的4家企业属于代加工出口红茶,每年每家大约在20~30吨左右。而官山、徐记、观音堂三家茶厂则是通过益生公司出口白茶,每年每家大约在20~30吨左右。

我一边询问,一边记录,同时也乘机恶补了一下茶叶知识。譬如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黑茶为后发酵茶;绿茶因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等等。其间,我注意到他几次提到了龙头企业带动、整合茶叶产业链等字眼,便仔细询问了相关情况。

原来,为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助力保康茶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2019年,保康县引进国家茶业重点龙头企业——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而保茶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投资1800万元建成投产了襄阳高香茶智能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引入国际领先的智能化茶叶加工设备,可完成名优绿茶、红茶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洁净化与低能耗生产,年加工能力可达2000吨,有效助推了保康茶叶加工能力、加工水平、茶叶品质全面提升。同时,该企业的入驻既补齐了保康茶叶产业的短板,又解决了茶产业小弱散乱、产品附加值低及营销模式落后等症结,真正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像安世明他们这样的茶叶生产厂家均依托龙头企业实现了生产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包装、品牌经营的“四统一”。全县11个乡镇189个村19427户种植茶叶,105家茶叶加工企业、268家茶叶经销门店依托龙头企业稳健发展,茶叶成为山区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金叶子”。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当听说我还想与安世明见面详细了解一下他的近况时,杨主任笑着说,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老安今天要过来申报一个产业项目,中午之前应该能够到。我喜出望外,这下好了,省了我一趟路,不需要再跑一趟店垭了。

快中午时,我终于与风尘仆仆赶来的安世明见面了。

还是熟悉的爽朗的笑声,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隔老远双手便伸过来了。他说,感谢汪记者最先帮我宣传茶叶,我一直都没忘记呢。我稍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是指当初我是第一个将他发展茶叶的典型事迹搬上电视荧屏的,而那时新媒体还没有普及,能够“上电视”是绝对可以在相熟的圈子里“牛”上好一阵子的。我笑了笑,递给他一杯水,岔开话题,问他现在在忙什么,今年茶叶效益怎么样。他马上打开了话匣子,噗噗啦啦地说开了。他说今年由于春季干旱,春茶上市稍晚,产量也有所下降,但是春茶价格整体上扬,效益也不低于去年。不过,现在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全县茶叶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注重品牌建设和提高茶叶生产质量,企业与政府要共同发力,统一品牌,提升保康茶叶的知名度。

1968年出生于保康县店垭镇神农村的安世明,18岁下学后由于暂时没有合适的事可做,便到当时连炒茶师傅在内只有4个人的新街村茶叶作坊里学习炒茶。没想到这一学便是一辈子,彻底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年后,他结婚了,妻子与他同龄,是炒茶师傅的女儿。又过了几年,他单独承包了新街村的24亩茶园,每年上交村集体2000多元,另外还需要上交特产税5000元,压力挺大。但是他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

老安说,自己是个农民,生就是在土里刨食吃的命,不搞茶叶还能搞啥子去?在家里种粮食吧,田少地薄,糊口都难,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混不到个肚儿圆。外出打工吧不是长久之计,落叶归根,终究是要回来的,以后老了动不了了怎么办?思前想后,只能老老实实、一门心思将茶叶做好,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养家糊口。

这话应该不假。熟悉老安的人都说,只要是老安认准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特别是在抓茶叶生产这一块儿,他永远敢为人先,永远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老安说,高山出好茶,好茶靠人抓。做茶与做人一样,一定要用心。他列举了做好茶叶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建好生态有机茶基地,二是把控好鲜叶采摘环节,三是抓好生产加工环节。比如红茶要用原始土法,采取日光萎凋、自然萎凋、炭火烘炕,绿茶要用光波微波杀青等等,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做,不能凭经验、靠估计,更不能“看老黄历”。

老安认为,搞农业,心别贪大,也别这山望那山高,要稳扎稳打,认准一条路子走下去。还要全面掌握生产技术,及时更新生产设备,才能在市场上不掉队,才有话语权。另外还有一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话题一转,说自己以前只做绿茶,现在茶叶市场多元化了,也及时转变观念,做一部分红茶出口,既拓展了业务,又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老安说曾经在与九皇山村的李天宝聊天时建议过,让他们也在夏季做一部分红茶,轻轻松松就可以保住全年的人工费用。但是建议好像没起作用。老安在说这番话时似乎有一点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老安提到的这个李天宝我认识,是城关镇九皇山村的一位老茶人,今年应该有70多岁了。1999年我跑新闻时曾经采访报道过他的事迹,他是我采访的第一位茶叶生产经营者。早些年,襄阳地区茶叶行业中流行着一句话,“南漳的羊角山,保康的九皇山”,意思是这两个地方的茶叶品质上佳,不愁市场销路。羊角山的茶叶品质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九皇山云雾茶因其具有“条索紧圆,形似眉状,润绿多毫,锋苗挺秀,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的特点,再加上多年“堂屋里吹喇叭----响声在外”,可以说得上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市场紧俏,产销两旺。每年一开春,熟悉的茶客早早便预订了全年的“口粮茶”,以至于平日里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茶客大都“铩羽而归”。

听说目前李天宝的茶叶基地面积有200多亩,每年仅采摘一季春茶和一茬秋茶,其余时间包括一个夏季都不采茶,人比较清闲,效益却一直很好,有点饥饿营销的味道。我不懂茶叶生产,也不懂市场营销,不清楚到底是老安一年采三季,按季节采制名优茶、红茶、绿片的做法好呢?还是李天宝每年只抢抓一季春茶的做法比较合适?

老安从微信上将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年获得的荣誉全部发给我,有奖杯、奖牌、证书图片,也有茶场全貌及企业生产场景。我一一点开细看,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关于神农茶叶及茶场来历的宣传牌:

神农茶场的由来----上古时期,天下黎民在神农氏的引导下采果狩猎,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慢慢有人患了各种疾病,因无法医治,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归西而去,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为百姓治病呢?神农氏来到荆山,在一个叫天淌的地方遇到了一种青叶放在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后来,神农氏带回此树叶救了大家并教人们大量种了这种青叶树,它就是现在的茶树。这就是先民流传而唱的“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嫩叶做茶解百毒,家家户户都喜爱”的山歌。

后来当地先民为了感恩神农氏,祈求神灵,在神农氏曾经劳作农耕的地方建了一座神农庙。神农庙是一座土木结构约300m的房子,只供奉着神农氏一尊菩萨,过去香火十分兴旺,方圆百里在农历三月三、九月九来拜神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被人为拆毁,至今遗址尚存。神农氏的功绩惠泽广大先民,为纪念他,把神农氏种茶的地方取名庙坡(现仍能看见大量的野生茶树),种粮食的地方取名庙淌,面积30亩有余。

从古至今,所在地人们就有种桑树养蚕织布、种茶获取收入的习惯。取名神农村、神农茶场,更是对神农氏最好的纪念。

看罢宣传牌文案后,我对老安说,这个收集总结得不错,有历史遗迹,有故事歌谣,看上去很有内涵,也很有感染力。他有点小得意,那是,我们做产业也要认真搞好宣传,也要有点文化底蕴才行嘛。

我一边同老安闲聊,一边整理了他经营发展的时间脉络:2002年注册保康县店垭镇神农茶厂;2015年注册独资企业,成立了保康县安茗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现网络茶园面积2700亩,其中黄山岭900亩,神农堡800亩,水洞岭1000亩,完成茶叶基地有机认证960亩;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买更新理条机、揉茶机、提香机、光波杀青机等60余种茶叶生产设备,实现了采、制、包装、检验检测一体化生产;茶厂也从最初一二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扩建为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的清洁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达到了年生产名优绿茶10吨、中低档茶叶15吨、绿片30吨的生产规模,辐射力、带动力也不断攀升。今年春季名优茶实现产值780万元,中低端茶叶实现产值60万元,带动茶农增收180多万元。

看着侃侃而谈的老安,我颇有感慨: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够不等不靠,白手起家,立足家乡的山林土地资源,建茶场,做茶叶,卖茶叶,苦心孤诣,几十年如一日,将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茶叶侍弄得风生水起,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番足以安身立命的事业,还带动了周边父老乡亲共同发家致富,这种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着实令人折服、令人敬佩,值得为他点赞。

匠心出好茶。近年来,老安生产研发的产品及个人获得的荣誉也挺多的。他研发选送的“菊花茶”获2004“楚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神龙桂花红”获2020首届“五峰杯”宜红功夫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金奖和2020第21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金奖,“神龙贡芽”获2021第23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金奖;还先后获得“襄阳十佳高香茶”“襄阳高香茶授权生产企业”、2021年百姓最喜爱襄阳高香茶品牌、2021年襄阳高香茶十佳营销店等荣誉;他个人也十数次获市县镇各项表彰奖励,2017年被评为襄阳市劳动模范,2020年被选为襄阳茶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老安既满足又不满足。他说,如果纵向比,看上去这辈子好像还行,但是如果横向比,那要走的路简直还远着呢!

在被问及对这几十年的茶叶生产经营的经历有何感悟时,老安沉默了半晌。他说,农民做事不容易,特别是要将一件事做好真不容易。你想啊,一年四季除了冬天要管理茶园,让茶树休养生息外,其余春夏秋三季每天都要采茶、收茶、炒茶,还有天阴天晴的影响,人工工资高低的影响等等,环环相扣,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不能马虎,不能有任何松懈。同时还要时刻关注茶叶市场行情,不然你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去怎么办?个体企业与其他大公司不同,基本上就是一个人操心着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成功了无非是你的日子好过些,失败了也没有任何人会同情你,物竞天择嘛,市场是残酷的。至于在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加工及销售,以及在与方方面面打交道的过程中,吃的苦、受的罪、怄的气,简直多如牛毛,也司空见惯了。说到这里,老安有些唏嘘。我看着他那一小撮“大胡子”和头上的些许白发,感同身受。

任何一项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需要坚韧、执着、专业,以及吃苦耐劳、甘于寂寞,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需要许多个横截面的无缝对接才能画好成功的“同心圆”。

对一个产业近40年的坚守,实属不易,更多的是体现出了一种情怀。老安说,这个说得好听一点叫情怀,说得不好听就是没办法。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离开了土地你能干啥去?他说当初他也曾打过“退堂鼓”,不想再搞茶叶了。那是2002年,他承包了村里200多亩茶园,一年下来各项税费及其他支出加起来达到了五六万元,实在有些难以承受。因此在茶园承包合同到期后,他一狠心将合同交到镇上,不打算再继续承包了。随即一身轻松地回家了,心想总算不再操这份心了。但是,晚上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阵阵松涛声和身边妻子轻微的鼾声,他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硬是一整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到镇上找时任镇党委书记葛必安和分管茶叶产业的副书记张德善表明态度,然后讪讪地将茶园承包合同书拿了回来。两位书记心照不宣,一笑了之,似乎早知道就是这个结果。因为在他们心中没有比安世明更合适的人选了。

老安说,他不迷信,但信命。这听上去好像有些矛盾。他说幼时曾有先生给他“排八字”,说他命里缺木,要多与木属性物质打交道才有出路。我说,你现在不正在与木属性物质打交道吗?茶叶茶树不都是属木吗?他哈哈一笑,似乎早就想到了这一层。还不止呢。他伸出一根手指头,我做了一辈子茶叶,接着又伸出一根手指头,我在学做茶时与媳妇子认识、结婚,一直到现在她都在和我一起做茶叶,然后再伸出第三个手指头,我大闺女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两家大型茶叶公司做事,现在自己在做茶叶营销,经营得红红火火。最后他又来了一句总结,不晓得是不是上天注定,我们一家人都与茶叶挺有缘分呢!

随即,老安凑过头来,有些神秘地说,以前就有人说我留胡子不好看,但是有高人给我算过命,说我就是要留胡子日子才能顺畅。他摸了摸唇上的胡子,问我,是不是胡子上的饭吃不饱也饿不死?我们两个哈哈大笑。

当然,无论老安自己怎么看待,科学也好,迷信也罢,立场不同,见解迥异,不予置评。也许事物存在即合理吧。不过,自己的路总归是需要自己去走的。更何况,他在茶叶产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成绩有目共睹,不容忽视。

老安还是个很懂感恩的人,在采访中他一再强调说,所有帮过他的人都是贵人,都是恩人。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县委、县政府决策正确,各级部门服务到位,像市县农业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市县老促会,还有市农科院、保茶集团等等,他们有的帮他争取资金政策,有的传授他茶叶生产技术,有的指导他茶叶生产工艺,都在尽心尽力地帮他,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他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人捧人、人抬人才能成事,才能走得稳、走得远。他一边说一边伸头过来看我的采访本,问我记下来没有?我连忙说,记下了记下了。

算起来这应该是我对老安的第四次采访吧,自我感觉挺成功的。虽然这一次不能像前几次那样让他“上电视”,但这次采访显然比前几次更彻底更深入,也更“贴心贴肺”。并且通过对他的采访,较为全面的了解了他与茶结缘的来龙去脉、心声历程,以及他的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也较为全面的掌握了保康茶叶的“前世今生”,看到了保康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有机特色,紧贴时代脉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产业富民之路。其实,安世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茶叶生产经营之路,也是保康破局突围,由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择一事而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需要提及的是,也正是由无数个像安世明、郭大友、向兆常、范仕龙、徐声尧、詹贤宝、徐仕长、但发堂、李天宝、秦晓丽、肖德雄、王昭君等这样的懂茶人、爱茶人、做茶人,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情怀,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之呕心沥血,为之拼搏奋斗,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精心打造出“保康松针”“保康毛尖”“保康绿茶”“保康红”等诸多品牌,用心用情将一片片枝头嫩叶打造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案头香茗,完美诠释了“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的故事,同时借助茶旅融合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使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保康茶叶更加意气风发地迈出大山、走向世界。

保康的初夏,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放眼荆山南北,翠碧连绵的茶垄层层叠叠,泛起阵阵绿浪;干净整洁的茶厂内机声隆隆,弥漫着阵阵茶香,让人心旷神怡。之后又有许久没有见到老安了,只是在电话中沟通过一次,简单聊了几句。他说这段时间正在抢抓季节制作红茶,现在每天要收几千斤鲜叶子,当天都得做出来,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还说啥时间得闲了请我过去喝茶。

今年端午节假期的前一个晚上,雨后初晴,空气温润怡人,恰到好处。晚饭后,我随手打开电视,正好赶上播放《保康新闻》,在电视画面中竟然意外见到了老安的身影。原来是县委书记冯云波调研茶产业链建设工作时专程到店垭镇安茗茶厂检查指导。画面中老安正在为冯书记介绍合作社及茶叶生产情况,笑容可掬,神采飞扬。

电视画面外,播音员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冯云波走进茶叶加工车间,与安茗有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安世明一道,了解企业情况、交流制茶工艺、研究市场行情、探讨增收途径。他希望合作社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绿茶、红茶制茶工艺、不断提升制茶水平,做精做优茶叶品质、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做响做亮茶品牌,带动更多茶农和群众稳定增收……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