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本土文学 >  正文

随风远去的喇叭

发布时间:2024-04-09    作者:周文彬    来源:保康融媒网

“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打起小铜鼓,咚隆咚隆咚……”女儿一遍遍展示着刚学会的儿歌,我在旁边一遍又一遍的给她打着节拍。“爸爸,你们小时候有小喇叭吹吗?”女儿话锋一转。我傲娇地对她说:我们小时候吹的喇叭可多了,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女儿一脸好奇地打量着我,仿佛我的脸上都画满了小喇叭……我渐渐沉浸在了儿时响彻山林的喇叭声中。

坪里娃儿们善用柳条做喇叭儿,坡上不长这种柳树,我们则选用桓橡树。阳春三月,桓橡树开始抽浆,嫩叶仿佛感知到外界并不暖和,尚被一层外衣紧紧包裹着,正是制作桓橡树喇叭的好时候。

放学后,三五成群的学生娃儿在山间小路中穿梭着,小路两旁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桓橡树,走着走着,便停下脚步,从书包里边翻出小刀蹲在地上制作桓橡树喇叭。找到一棵合适的桓橡树,掰断掉一节细长的嫩枝条,用小刀将枝条一端切出整整齐齐的截面。随后,用小石块儿轻轻地在嫩枝条上拍打,直到桓橡树皮与树干彻底分离为止。用小刀将树枝切成寸许长的小木棍,将树皮从树干上彻底分离掉,只留下中通外直的一截桓橡树皮,这正是制作小喇叭的绝佳材料。只见学生娃儿们把桓橡树皮一端的外皮用小刀轻轻地刮掉,留下里层白皙的瓤子,这样吹起来更省力、声音更清脆。将处理后的小喇叭放进嘴里牟足了气力,一声清脆的喇叭声铺满了整片山坡。当然,这只是一个简易的喇叭哨儿,能干的娃儿们还会找一根略粗的树干,取其树干,用小刀以S行路线剥掉其树皮。学生娃儿们结伴走进树林寻几根带刺的小树,用尖锐的针刺将树皮盘成一个喇叭状,将做好的喇叭哨儿安置在喇叭碗上。随着一声嘹亮的喇叭声响起,惊起了树梢已然歇息的鸟儿,吓走了山涧饮水的走兽,这一声仿佛穿透了山林、带走了清风。细心的娃儿们回家后,还会寻来一截细长的竹子,去掉两边的竹节,在竹子的一面钻上几个小孔,装上喇叭哨儿,扣上喇叭碗儿,象征性地动动手指,颇有一副云台师傅(乐班师傅)的味道。

端午过后,麦子成熟,农人们开始收割麦子,孩子们则在麦秆儿中寻找制作麦秆儿喇叭儿的材料。寻几株长势大好的麦子,去掉麦穗,选取中间最直溜的麦秆儿,掐头去尾。我们直接将其放在嘴中,用力一吹,尖锐的喇叭儿声音在麦田乱窜、在农人肩头萦绕、在晒场上狂奔。直到麦子晒干脱粒,哨声方能停歇,熊孩子们当然还会趁大人不注意,藏匿几根麦秆儿作为备用,做细水长流的活儿。

待到六七月,蒲公英花开正盛,一朵朵白色的小伞支棱在地面上,一朵挨着一朵。我们漫步在花海,带走花种的同时,顺手摘走几株蒲公英的茎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在田野,将蒲公英茎蔓掐头去尾,抿起嘴唇,轻轻一吹,低沉的哨声与漫天的种子一唱一和,在风中摇曳着舞姿渐渐远去。

八月,苞谷长势最好,摘几片绿的发光的苞谷叶子,撕下一小片儿,卷成喇叭哨的样子,吹出一口气,一阵阵哨声在茂密的苞谷林中穿梭。微风吹过,苞谷叶子相互碰撞附和着哨声,仿佛在给哨声打着节拍,一场游走在田间的音乐盛会正在上演。

春光正好,阳光明媚,老树刚刚抽出新芽,桃花、梨花竞相绽放。携三五好友,带上家人外出踏青,女同志们在溪水边搭灶烧火侍弄午饭。男同志则带着孩子们钻进山林,找几株桓橡树,做几支小喇叭,孩子们在溪水边咿咿呀呀地吹着喇叭,喇叭声随着溪水流到了下游,跟着清风游荡在山间,和着炊烟飘向了远方。我走到车前,拿出尘封已久的喇叭儿,一曲《南泥湾》带着我们的童年追随着清风越飘越远……

【版权声明】凡注明“保康融媒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保康融媒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保康融媒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